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实际,确立了打造经济强县、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生态名城,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在城市建设上提出“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乡镇特色化”工作思路。
老城做文化,核心是建设莒国古城。之所以建设莒国古城,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莒县是千年古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建设古城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莒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顺应了民意,莒县人一直有深厚的古城情结,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建古城,2016年我们做过民调,群众的支持率达到97.6%,可以说民心所向。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抓住了国家棚改政策机遇,古城片区棚户区非常集中,很多房子是危房,群众的改造意愿非常强烈,所以“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遇,我们就要还历史一个惊喜”。
建古城拆迁是基础。2017年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拆迁方案,实施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片区2605户居民和商铺的拆迁,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古城的支持。规划是建好古城的关键。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团队对古城进行总体规划,春秋淹城设计师王勤强担纲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还邀请了很多专家学者给予指导。县委书记孟青带队赴全国11个省、32座古城进行考察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总体规划前后修改了30余稿。
莒国古城规划总面积1200亩,核心区960亩,与历史上的元城基本吻合。整个规划以文化为灵魂、以商业为支撑、以旅游为目的,文旅商融合发展,主要突出了五个特点:一是突出文脉传承。我们抓住莒文化这个最大的差异化,对莒地历史上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人物和故事进行了梳理提炼,确立了十大文化景点。(城墙长660米,高15.3米,主城门高楼46.2米,以乐毅伐齐的故事为背景,再现攻城守城的战争场景,重点展示春秋时期莒国的军事。城墙和莒王宫之间是百工坊,展示市井文化。莒王宫是一组高台建筑,建筑面积6万平米,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春秋宫殿,王宫大殿重点展示莒国宫廷文化,与中央戏剧学院合作打造《毋忘在莒》实景演出,地下部分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时空穿越空间,重点展示莒国的历史,后殿设计为酒店,使整个建筑得到充分利用。城阳王府是汉代城阳王刘章的府第,重点展示汉文化,在功能上设计为汉文化主题酒店。整个这一条线是文化轴,以春秋建筑风格为主,用以支撑“中国春秋第一城”这个形象定位。东边主要是商业轴,文化景点散落其中,文昌阁展示科举文化,雕龙苑展示龙学,曾子书院展示国学,财神庙展示民俗,老城墙打造遗址公园。)整个商业区的文化建筑用当年代的建筑风格,使整座古城多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打造一座厚重隽永的历史文化之城。二是突出水系景观。丰富的水系是这个规划的一大亮点,我们将做足水的文章,做活水上项目,连通水上游线,河道行船、门前流水,打造一座亲水乐水的水韵之城。三是突出业态布局。整个商业轴采用组团式的布局,每个组团安排一家旗舰店、网红点,辐射周边形成旺盛的消费人气,打造一座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四是突出氛围营造。古城按照5A级标准设计,建设过程中努力营造引人入胜的场景、情景和意境,达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最佳效果,以超越拈花湾和台儿庄为目标,打造一座意境优美的休闲体验之城。五是突出开放发展。古城与县城互联互通、融为一体,采用开放式街区,打造一座有气息、有温度的生活之城。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主体工程全面开花。其中,城墙主体建成,莒王宫宫门区封顶,商业街部分建成,城阳王府和百工坊正在加快施工,莒国古城雏形基本形成。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佳效果,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二是业态招商成果丰硕。坚持内外联动抓招商,立足县内挖潜力,面向全国招品牌。以特色小吃和主题客栈为重点,不断加大招商力度,现在累计报名业户达到900余家。下步将继续抓好业态筛选,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分期分批完成业态布局,力争让每个店铺都成为亮点、景点和消费热点。三是文化创意走向深入。如何让莒文化在古城中活起来、立起来,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文化创意的重点。我们围绕“毋忘在莒”这个主题,将所有牌坊、招幌、雕刻纹饰等都打上莒地烙印、体现莒地特色,真正让莒国古城成为不可复制的文化之城,给游客一个非来莒县不可的理由。四是融资工作保障有力。我们牢固树立经营古城的理念,以城建城、以城养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施工建设。
2020年是全面树立古城形象的决胜之年,目标是古城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并完成部分建筑的外饰装修,争取早日把莒国古城打造成莒县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日照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