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滨州市政协委员李文国:建议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2020-05-24 16:16:12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发展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缺少文化发展支撑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也会缺乏持久动力。

滨州市政协委员李文国:建议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李文国建议,我市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新动能,实现以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下,我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近年来,凭借作为沿黄城市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沿黄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业已初见端倪。

但客观审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各级重视程度仍不够,认为文化旅游是软指标,未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作用,没有将其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

2.我市文化产业相对规模小、实力弱、布局散,吸引力和知名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备,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尚处空白。

3.全市缺乏对文化产业系统谋划、顶层规划,政策扶持不够,对文化产业项目及文化企业发展引导支持相对不足。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最快和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而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不失为明智之策。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实施“文化+”战略。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构建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产业是幸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许多地方依托文化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相比而言,我市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三、几点建议措施

一是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应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统筹整合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系统谋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围绕滨州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紧迫性问题,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黄蓝两区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全局高度,擘画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确定未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产业定位、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和重要举措,集中资源,聚力推动。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应与旅游产业更加紧密融合。滨州基础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两者的结合文章上做得不够,旅游市场上亮点缺乏。建议充分发挥“渤海之滨,黄河之州”的特色优势,将孙武、范仲淹、杜受田等历史名人及民间艺术与沿黄大文旅开发、全域旅游深度融合,串珠成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质,形成叫得响的文旅产品,夯实环渤海都市圈和京津冀城市后花园的战略定位。

三是有组织有引领地研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高层次规划,引进智慧支持,打开思路,创新发展。聘请国内国际顶尖团队、专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框架、特色进行整体策划及高层次规划。成立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健康、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跨界“联姻”,实现文创产业规模化、集聚化,用文化创意推动经济提质转型。

四是大力扶持发展传媒文化产业。实现传媒与文化联动,是文化产业的一大发展方向,在一些先进地区已经呈现出风生水起的局面。发展传媒延伸产业,有大文章可做。建议在政府系统规划及大力扶持的基础上,利用传媒集团人才等优势,支持传媒集团深入挖掘滨州区域文化底蕴,以“传媒+”的形式,打造滨州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紧密型的产业辐射聚集,与全行业及全社会合作共赢。

五是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建议我市综合运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手段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公益性建设项目给予财政贴息,优秀文化产业项目优先向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推荐。同时,落实国家对文化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搭建好基础性平台,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良性顺畅发展态势。

就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搭建,建议优先考虑沿黄大文旅产业带的开发。黄河滩区着力打造高层次的休闲观光带。黄河大堤北岸一公里以内着力打造滨州历史人文庄园聚集带,发掘滨州历史文化底蕴,采取政府供地配套,多家大型企业、企业家认领的运作模式,打造不同名人、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点线式园林建筑,形成植物园林式的北国江南成色。再向北一公里着力打造现代化的文化旅游服务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及商业团队运作,为大文旅的吃住行游购等提供载体支撑。通过对黄河大堤北岸两公里纵向规划修定控制和横向系统块状布局,形成滨州面向未来、面向文化、面向深厚的坚实基础。借此尽快增强城市吸引力、持续增高城市知名度,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不竭财富。

记者 彭翠翠 报道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