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楼镇赵都寺村是县文旅局第一书记帮包村,5月18日晚,县文旅局带文化下乡,和群众共议文化生活需求,文艺工作者和群众面对面唱京剧唱豫剧,吹笙吹唢呐,传播文化的种子。受气氛感染,赵都寺村一贫困户和村支书也主动登场表演。一村民高兴地说:“现在是农忙季节,老百姓都在剜大蒜,晚上回到家都特别累,今天咱文旅局”乡村夜话聊文化“,咱老百姓听着戏放松身心,比喝半斤白酒还解乏!”大家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县非遗传承人杨华到现场给村民宣传非遗传承的现实意义,杨华是我县鲁笙制作技艺传承人,在传承中求发展,鲁笙在周边省县销售供不应求,今年又创办了工厂。杨华的现身说法,让村民激动不已:“政府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脱了贫,老百姓衣食无忧了就要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原来村里手工技艺很普遍,这几年被机器取代了,现在非遗传承让手工技艺又有了市场,传统的老手艺也能致富,俺们再把丢掉的手艺拾起来!”
要保证贫困人口真正脱贫,大力提倡文化扶贫是根本手段。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力量却是无穷大的,文化扶贫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贫困群众接受文化熏陶,汲取更多知识,打造乡村和谐、努力干事、共同致富的氛围,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提振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从根本上实现稳定脱贫,乡村的发展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