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杨昌刚,字茂石,1980年毕业与铜仁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师承姜澄清。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发展工作部副秘书长,贵州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铜仁学院特聘教授。杨昌刚先生扎根于传统,崇尚经典,取法魏晋,以王羲之、王献之书风为主脉,特别是其对于二王的手札作品,更是浸淫日久,汲取其中的精华。兼而又吸收北碑笔法,以帖为主,以碑为辅,将帖的秀逸与碑的生拙有机的整合起来,达到碑帖交融的境地。其书硬朗峻厉,清新淡雅,隽永灵秀。彰显出其精熟的书法技巧和他的匠心独运,难能可贵。
杨昌刚先生扎根于传统,崇尚经典,取法魏晋,以王羲之、王献之书风为主脉,特别是其对于二王的手札作品,更是浸淫日久,汲取其中的精华。兼而又吸收北碑笔法,以帖为主,以碑为辅,将帖的秀逸与碑的生拙有机的整合起来,达到碑帖交融的境地。其书硬朗峻厉,清新淡雅,隽永灵秀。其书法风格不急不燥,不激不励,温文尔雅,面目清新,潇洒儒雅,灵动有余,颇具韵味,有书卷气。其行书作品格调高雅,洒脱飘逸,优雅轻盈。他笔性很好,有很强的把控能力,用笔轻松自如,灵动犀利,抑扬顿挫;结体古雅,精致,雅逸,收放自如,既悠然自得,而又神采奕奕;章法绵密而不显臃肿,自由活泼,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变化丰富,总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诸体皆擅,尤精于楷书、行书和草书。他所创作的小品,推崇雅宜之美,演绎庄重之象,歉收了清人绘画题跋、题款的精髓,有一种精致典雅的古典美,有韵味,有天趣,欣赏之能够让人回味。他的小字草书作品,连绵俊逸,提按分明,富于节奏和韵味,意趣隽永,彰显出其精熟的书法技巧和他的匠心独运,难能可贵。
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全国第六届楹联大展; 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二届临帖大展;全国第二届楷书大展;全国第二届大字展;第26、27、28、29、30届中日自作诗书法交流展; 当代书法创作与评审工作专题书法作品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2018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大展; 全国六〇印象篆书提名展;全国第三届篆书大赛特邀作品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大展。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大赛邀请展。荣获全国第三届兰亭奖佳作奖; 全国首届篆书大赛三等奖。 入展文化部全国十二届艺术节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参加省级书法大展百余次。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赛评委。作品被多家专业美术机构收藏。
一、姜澄清对杨昌刚评语:若无斯心 焉成斯人
昌刚为艺之途,与常人迥异。君既非科班套路,循规蹈矩;又非盲人登途,漫无趋向。明白说,乃随性所之。此“性”便是秉赋,便是识见。尊碑崇帖,不囿于门户之见;尚晋仰清,未陷一家窠臼。若泛舟漫游,见妙景即止,盘桓陶醉,兴尽再游。如此这般,经二十载之漫修,终成气象。君早期作书,露做作痕迹,点线安顿及其形态,皆有“做”迹。虽不乏别趣,仍如聪慧少年,妆扮过分,深厚不足,“巧”而乏“韵”,难归上乘。
书,末技也,术也。若无慧识导引,纵使砚穿笔冢,徒为劳形无果。成就斯人,察其现象,乃勤奋也。三伏数九皆挥毫泼墨。窥其内因,乃是性与识。君非因功名财富而挥斯道,自降“官”秩,如此见识,便是“性”。故而,荡舟悠游,做书海快活人。
岁臻天命,君由“写字”步入“写性”之境,写碑而微露帖意,右军、觉斯之意绪,兼而纳之。老成之气日浓、幼稚之习已泯。此皆修习所致,非着意为之。
吾与君相识廿余年,知其人,乃敢言其书。兹述斯文,以志孔见。
戊戌元宵日草成于三一斋
姜澄清
二、龚勤舟对杨昌刚评语 :梦回碧山——杨昌刚书法及其艺术精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江长河中,汇聚着众多优秀的文化门类,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几乎影响了所有的传统文人。长期以来,在文字的视阈里,它已成为文人们传达人生理想、寄托内心情感的一种生活方式。杨昌刚先生作为当代书坛的中青年俊杰,数十年来,深入研习古碑名帖,孜孜探求书法艺术,在取象、取势、取韵的有机融合中逐级升华,试图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传达书法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
杨昌刚先生的书法,是以势取胜的。他书法中的势表现,在对王铎的借鉴和吸取,其作品,使人读之,确有几分气贯山河的态势。然而,对势的一味强调,让人在阅读时发现其中不乏粗糙和草率的笔意,从而缺少精致和典雅的成分。近年来,他对魏晋书法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虚张声势的风格,让作品在摧枯拉朽、翻江倒海的气势中增加了几分内敛和灵秀。昌刚先生由势到韵的研书过程是值得仔细玩味的。
我与昌刚先生订交二十余载,先生既为我师,亦视我为友。蓦然回首,髫龄于案前见先生示书《勤礼碑》、《多宝塔》,乃知学书之正途。于书桌见楷书长卷《琵琶行》、《长恨歌》,又知艺途之漫漫。今值先生书法结集付梓,命我作序。执短笔,照孤灯,赘数千言,以告世间读先生之书者,知其人而识其艺,识其艺而达其道。昌刚先生生于梵净沅水之间,山麓俊美,长河泱泱,我以《梦回碧山》为题,谨撰斯铭,为本文结。铭曰:
六朝古石,郁郁苍苍,龙门廿品,浑健洪荒。
岱之摩崖,焦之深水,奇逸飞动,意态万方。
悁悁劳心,岁岁僶俛,碑碣造像,规橅维匡。
澄怀味象,含道映物,梦回碧山,楮素沧桑。
三、张月镜对杨昌刚评语 :让传统走向未来——我看书法家杨昌刚先生
与昌刚先生相识于贵阳书家戴朝模书法展开幕式上,迄今三载有余。此前,先生上姓高名如雷贯耳,盖因人品并及书艺皆有君子风骨,首先是做人唯求仁义,于公不假借私利,于人但求真诚;再是其书法艺术根植传统,广涉名家,碑帖并进,既得方正出奇之碑派智慧,亦兼俊逸潇洒之魏晋风流,其创作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一曰"透彻"二在"超脱",所谓格物致知者,正在于对书法之精义作透彻的深层次探究,就昌刚先生惯用的话说"一笔一画,提按使转,必须到位,非想蒙混过关;同时,对于各家各派,各人各体独具个性之精神亦应有较为彻底的理解。"
昌刚与书学泰斗姜澄清先生素有往来,二者论及书法时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均有"学不忌杂,贵在归纯"的治学主张。在昌刚看来,纯者一曰创见持守,二曰自然天成。前者先加后减,自成面貌;后者物我两忘,随心所欲,使书法更贴近艺术的本质。因此,昌刚在经历从面的覆盖和博取后,转而回归魏晋,再次与经典往来,所不同的是,这种回归开始更注重神采气韵,而不拘形质。
昌刚先生热爱书法,又不拘于书法,集文学、书画、诗词、策划、教育、及社会活动为一身,在价值混沌多元之今天,仍保持中国传统阅尽圣人书的士子精神和君子风骨,为复兴中国文化奔走相告,呐喊鼓吹,引物欲社会之文化风骚才是时代的脊梁,才应是时代之所呼唤!
四、 吴川淮对杨昌刚评语 :凝练翰池几度秋我读杨昌刚其人其书
有真如之心,方作真如之字。在他的作品集中,起首的两个长联颇让人瞩目,“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昂扬独立,用笔厚重,自我写照。他楷书中浓郁的行书用笔,使他的楷书显得非常的生动,作品中如书写范朝《宁王山池》、莫有芝《移居》等。在布局严整之中意态恣肆,整肃端正中参次生动。他对于楷书,不守于形而变形,通透而又朴厚,气格严正,蕴藉典雅。他的正书,浑厚之风,雄武之气,贯于笔墨之间,贯于形神之外。
他的隶书取简意,篆书追楚风,这两种书风虽然不是他书写的主体,但他是以这两种书体来增加自己主题书风------行书的丰富性。不是有意恰有意味,甚至比专业的写手更有意味性。因为轻松,因为独有的书写性的以为,他的这两种书体显示了他相当的自由,深入传统又能出于传统,多方地吸取而达到的书写的纯粹。
杨昌刚的行书包括他其他的书体,都是传统在个人身上的转捩与生发,熔铸了当代人的精神与他的个性。对于传统,他是在有选择有意味地吸收,根据自己的性情与审美理想下的选择及汲取。他以自己的低调,同时也以他书法中猛劲柔劲和那种静默中的体会融通,为当代和贵州书坛奉献了“这一个”。
赋诗词其一
凝练翰池几度秋,二王精气到锋头。
碑痕魏晋犹濡染,绝代风华真意收。
赋诗词其二
遒劲行书蕴八分,毫端功底壮年薰。
笔耕细路犹详考,渊薮还追王右军。
五、傅德锋对杨昌刚评语 :诸体兼备 气象雍容
杨昌刚比我年长,故我称他为“昌刚兄”。他曾被相关媒体称之为是“土家山寨走出来的青年书法家”,但在我的印象中,他却与我们西北人有着十分相似的一面,憨厚朴实的外表,不苟言笑的举止,低调热情的为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能够透出一种西北汉子特有的那份质朴与豪放、敦厚与善良。
杨昌刚的行草书发展轨迹十分明显,从颜真卿行书到王铎傅山再到精研魏晋,融汇二王,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约,从而其内涵越来越深刻含蓄、韵味越来越绵长丰富,耐得住细细品味,经得住时间考验。用笔的方与圆,点画的动与静,笔势的断与连,墨色的枯与润等各种矛盾的组合处理更加应用娴熟,融会贯通。
他数十年如一日,对传统经典上下求索,深研细究,碑帖结合,在技法技巧上孜孜以求,从源到流,认真梳理。临创相间,不断调整。追本溯源,融会贯通。付出也不可谓不多,所获也不可谓不丰。几经辗转。蓦然回首,岂无白驹过隙之感叹!
平心而论,杨昌刚的书法所呈现的就是这种雅俗结合的特殊状态,因为书法家不仅要活在自己营造的艺术小天地里,也要活在宿命所无法改变的社会大舞台上。
2019年4月9日于古风堂北窗下
杨昌刚参展经历
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型作展览
1、2017年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临帖大展;
2、2017年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楷书大展;
3、2018年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字展;
4、应邀参加第26、27、28、29、30届中日自作诗书法交流展;
5、2018年入展当代书法创作与评审工作专题书法作品展;
6、2018年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7、2018年、2019年“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大展;
8、2018年讴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一一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书法作品展
9、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10、2019年“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大展。
11、2019年被邀参加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大赛。
12、2019年入展文化部全国十二届艺术节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
13、2017年入展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书法展并获得优秀奖(最高奖)
14、2018年应邀参加全国第三届篆书展
15、2017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一一中书协第七届理事作品集
16、2019年10月书法作品参加在巴黎卢浮宫参加法国“第25届卢浮宫秋季艺术展"
17、2011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
18、2009年全国第六届楹联入展
19、2008年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入展
二、出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监委、评委
1、担任2017年全国第二届楷书大赛监委
2、担任2018年全国第二届大字展评委
3、担任2019年全国第十二书法篆大赛面试评委
三、出任省级展览赛事评委
2017年担任贵州省书协“美丽茶乡 生态湄潭"一一贵州省首届楷书展评委
2017年担任贵州省书协"高原水乡 大美余庆”一一贵州省第十届行草书大展评委
2017年担任贵州省书协"行云流水"一一贵州省草书作品邀请展评委
2017年担任贵州省书协"任可澄杯"一一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大赛评委
2018年担任江西省书协主办的"八大山"杯全国书法作品大赛评委
2018年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书协主办的“美丽龙城"第三届柳州书法艺术作品双年展评委
2018年江西省书协主办的江西省首届行书作品展评委
2019年江西省书协主办的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2019年临帖展评委
2018年担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复评学科组评委
四、参加省级的主要书法展
2015年山东省书协“祖国在我心中"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中国书画名家大展
2016年"文脉诗心"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7年贵州省书协“美丽茶乡 生态湄潭"一一贵州省首届楷书展
2017年贵州省书协"高原水乡 大美余庆”一一贵州省第十届行草书大展
2017年贵州省书协"行云流水"一一贵州省草书作品邀请展
2017年内蒙古书协“巴林情"一一全国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年安徽省书法大厦“墨舞初心"一一中国书法大厦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2017年贵州师大书法研究与传播中心《杨昌刚书法工作室教学文献展》
2017年山西省书协“人说山西好风光"一一全国百位书法名家邀请展
2017年天津市书协第二届‘’鲜于璜碑‘’书法名家学术提名展
2017年贵州省书协谈治国理政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年贵州省书协"任可澄杯"一一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大赛
2017年甘肃省书协"壮美黄河 诗意兰州"一一全国百名书法家写兰州
2017年四川省书协纪念赵熙诞辰15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年上海市书协"人文松江"一一2017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年中书协篆书委员会主办:全国篆书邀请展
2017年8月4一9日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青海、西藏书法公益培训班上课,所带班级为行书班
2018年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新疆书法公益培训班上课,所带班级为行书班
2017年11月10日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沈鹏精英班"爱在黔上"扶贫帮困采风行,担任本次活动的总策划。
2018年四川省书协《当代百名书法家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诗文邀请展》
2018年湖南省书协第二届《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8年云南省书法院"走进西南联大"全国书画作品展
2018年贵州省书协水墨丹青黔西南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8年贵州省政协书画院《丹青溢彩一一贵州省政协书画院作品展》
2018年湖北省书协中国襄阳米芾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及当代书法名家百米长卷创作
2018年江西省书协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师生书法作品展
2018年首届中国书法大厦·国际书法邀请展
2018年湖北省书协“长江颂·长江流域"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8年河南省书协“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8年中书协篆书委员会全国六〇印象篆书提名展;
2019年5月深圳参加文博会参加贵州省书协主办安顺贵阳书画展
9月27日贵州省书协、辽宁省书协联合主办辽宁贵州书协主席团书法联展
2019年9月30日参加贵州省书协中天美术馆贵州省优秀会员作品展
五、被聘请为大学特聘教授及专家、研究员
1、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2、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授
3、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4、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国培计划授课专家
5、贵州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6、铜仁学院客座教授
7、贵州省社科联“贵州智库高级专家”
8、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六、获奖情况
1、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楷书作品《我的祖国》获特等奖
2、2009年获中国书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3、获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大赛三等奖
4、2016年被评为中国书协“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