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咏雪 报道
晨报淄博5月14日讯 随着天气转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越来越多疫情防控期间闭门不出的孩子们开始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但因户外因素导致外伤骨折的患儿也随之增多。记者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5月份以来20余名骨折患儿就医,较往年病例数量不降反增。医生表示,长期缺乏户外运动与阳光照射是导致儿童骨折受伤的一大原因。
5月7日,6岁的女孩晶晶(化名)在户外骑儿童平衡车时不慎滑倒摔伤右肘部,右肘部随即不敢活动,疼痛不已,并出现了轻度肿胀。晶晶的家人立即带她赶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骨外科就诊,经检查,晶晶被诊断为右侧肱骨髁上骨折。随后,医护人员为晶晶实施肱骨髁上骨折微创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屈肘位石膏后托外固定保护,目前恢复良好。
自5月初至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了20余名因在户外玩耍单双杠坠落、跑闹时滑倒等状况导致骨折的患儿。医院小儿骨外科主任徐茂东表示,疫情防控初期,儿童骨折病例以室内摔伤为主,到了5月份,户外因素导致的骨折直线上升。一方面,几个月的室内隔离之后,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急剧增加,使得外伤发生的几率增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缺乏户外锻炼、长久的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等速食食品,过量添加带来的超量激素等)、不恰当的钙剂补充,也会使得儿童的骨质强度改变,增加骨折风险。
徐茂东提醒,预防户外活动骨折,儿童每天应定量进行强度适宜的户外体育活动锻炼,多接触户外阳光(避免夏日高温直接曝晒、做好防晒保护);对于小龄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做好安全防护,避免过早接触平衡车等风险较高的器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改善饮食,增加蔬菜、谷物、优质蛋白等的摄入,减少零食等的额外摄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建议下正确使用钙剂、维生素D等治疗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