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社会治理手段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日照各级政法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天开始,《日照新闻》推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篇:智慧赋能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喂,110吗?我手机刚才在商场被偷了。”今年三月初,东港公安分局泰安路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女士在商场购物时手机被盗。
派出所民警立即调取平台监控,通过视频研判,发现嫌疑人行踪,仅用时一个多小时便将嫌疑人抓获。这起案件的侦破,“雪亮工程”功不可没。
“到目前为止我所上线了260余路摄像头,通过平台我们能看到全区4300余路摄像头。具有人脸识别、车辆管理等功能,比如在逃人员从摄像头前经过,摄像头会实时抓拍,自动报警,为我们案件侦破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泰安路派出所视频监控组长盛翔宇说。
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住建局、林业局等十个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以及全市公交站点的视频监控,全部联入公安机关,建立了十网合一视频监控平台,基本实现了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
市公安局情报信息处处长宋代方说,随着雪亮工程的不断建设完善和公安机关持续强化打击防范,我市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东港区日照街道沙墩社区包含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和15个居民小区,社区5934户居民,约10448口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特殊时期,沙墩社区的智慧警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区以及我们大门口楼宇单元门都是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我们针对外来人员,提前将他的人脸信息包括车牌信息进行屏蔽,在他进小区之前需要进行报备。在疫情防控阶段居家观察的人员,我们取消他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确保了我们居家隔离措施的有效落实和落地。”沙墩社区负责人陆启芬说。
去年,我市在40个示范社区进行试点建设,打造“社区智慧警务+”模式,加快推进大数据警务云建设。全市整合公安等30个部门相关数据,新建摄像监控1.6万余个,实现24小时数据化、精准化、实战化视频巡逻,牢牢掌握治安防控主动权。
移动互联时代,“智慧”元素为基层社会治理赋予新动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新实施的“啄木鸟”工程,可以将违章等情况实时上传,再由各相关部门实时领取任务,保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张良介绍,啄木鸟工程就是路面执勤警力、志愿者、交管员、市民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发现的城市隐患问题,通过日照交警微信公众号啄木鸟模块上传至智慧城管平台,城市管理局指定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问题发现得更早,隐患整改得更快。“啄木鸟工程”建立完善“隐患发现在先、问题解决在初”的主动警务机制,打造了具有日照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
张良说,实施以来,发现城市各类隐患问题6232起,整改6101起,消除了一批城市隐患。
城市治,百姓安。通过智慧赋能,大数据支撑,各级综治信息指挥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动,各部门资源联动更加高效、协作配合更加顺畅,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随之提升。
(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