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5月9日讯(记者 相旺 蔡珂珂 通讯员 王玉鸿 俞玉 陈文强 张彦庆)昨天的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对小麦正常灌浆非常有利。济宁市各地积极开展农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稳产增产。
在邹城市北宿镇东丁村的麦田里,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正在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
“这次降水一方面能满足小面生长发育需水,另一方面能调节田间环境温度,为籽粒建成和灌浆期提供适宜的温度,降低高温对发育的不利影响。”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孙明海介绍。
专家同时指出,这次降水也容易导致田间病虫害发生。“降水导致田间湿度大,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侵染、扩展速度加快。密切关注病情特别是条锈病发展动态,确保不因病虫危害造成小麦重大损失。”
当前,小麦进入后期量产关键时期,兖州区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小麦病虫害排查,指导农民防治。
“我们利用广播、明白纸、微信等宣传手段,动员农民群众立即展开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力争5天内全区麦田普防一遍,防止大面积扩散流行,确保我区夏粮生产安全。”兖州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朱跃文说。
专家提醒,小麦条锈病发展快、危害大,如防治措施不及时,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20-30%,严重的50%。
“可以选用45%戊唑咪鲜胺、25%吡唑醚菌酯、己唑醇等药剂防治,兼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没有防治小麦蚜虫的可以加上吡虫咻和微肥进行一喷三防 有的种粮大户可能在前期已经打过戊唑醇等杀菌剂,这次再打药,最好更换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用量科学喷药,以免造成药害。”朱跃文介绍。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