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建设中,试验检测是一项重要程序。日照市交通发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工程师安平从事试验检测工作28年,不仅为多个优质精品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大力推广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今天让我们来认识“扎根公路、奉献公路”的日照工匠安平。
在日照交通发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实验台前,安平正在带着徒弟们做日兰高速公路维护工程进场前的沥青检测试验。不仅是沥青检测,每次公路工程施工进场前要做的实验还有很多,从业28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安平对各种施工材料了如指掌,也开始了材料再生利用的攻关。
“随着沥青路面逐渐增多,针对沥青路面达到年限翻修进行处置,废料如何处置直接影响着环境,对此我们研究了废旧沥青进行循环利用。”安平说。
将废弃的沥青重新利用,安平采用的是热再生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翻挖、破碎、筛分,再与新集料、新沥青重新混合,形成具有预期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这样的技术减少了废料对弃置地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节约了沥青和砂石材料。
安平介绍,路面的提质增效课题得到解决,同时他们首次应用在疏港、重载交通道路上,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安平说,干这一行,不管是在试验室,还是在施工现场,都必须坚持用数据说话。做公路工程的人都知道,交通荷载是在路面结构设计、寿命预估、养护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的公路的路龄算起来是5年,而因为通行量过多或车辆超载等因素,实际路龄和交通荷载可能远超五年,此前这项数据无法精准预测。安平与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了“重载道路交通组成及轴载谱实测技术”,把交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了起来。
风里来雨里去,安平每一项技术的推进背后都是他在公路上驻扎多年后发现的课题。而现在的他也在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下一代的公路工作者成长起来。
“一直都是他亲手带领我们一项项的学习,一个检测一个检测的做,包括还有很多新的原材料的应用,新的施工工艺的学习。”日照交通发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刘卓雨说,“因为我们这边工程比较多,通过这些他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快速掌握这些技能,能够在各个项目上发光发热。”
(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杨琨 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