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重磅!滨州18个城中村!开拆!1天时间完成2个村居的拆迁补偿协议签定!

2020-04-29 15:31:37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4月25日,截至中午12点,滨城区市西街道菜园李居委会85个院落117户20352平方米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签定工作完成,无偿拆除违建3807平方米;截至晚上22点30分,丁口居委会228个院落245户49700平方米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签定工作完成,无偿拆除违建4500平方米。当日,滨城区市西街道“城中村”改造工作再提速,利用1天时间完成2个村居的拆迁补偿协议签定工作。目前,两个村正搬家交钥匙,签定购房协议。

“替群众想在前、将工作做在前,工作组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签约手续最多跑一次是每一个市西街道工作人员一直践行的理念。”在菜园李居委会签约现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宁波介绍说。

据了解,在街道已完成5个村居的拆迁补偿协议签定,指挥部全部将设立在拆迁一线,工作人员更是带上相关资料进村入户,直接将办公点放到群众家里,提前将拆迁补偿协议、安置面积、临时安置费等进行计算,还贴心地为群众复印签约所需证件资料,群众只需现场确认、签字按手印即可,工作组提供的“最多跑一次”签约服务大大缩短征迁户的签约时间。

倾听诉求,深夜调解成常态

“前期测量、评估、确权等工作已完成,今天开始签约,来的村民很多。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争取早点签约,因为按照相关政策,第一号段按时签约每户会有2万元的奖励。”担任菜园李居委会拆迁工作组长的市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聂长虎告诉记者,针对居民对宅基地面积、正房和偏房的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等提出异议的,工作人员会进一步核实,尽量将工作做细。

据了解,街道工作人员利用早晨、中午、晚上等群众在家的时间入户宣传协调。不少群众因父母落户安置、兄弟继承遗产等等诸多问题无法达成共识,迟迟不肯签约,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变得“剑拔弩张”。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达成协议,工作组变身“调解组”入户进行调解各类矛盾,耐心向群众解释政策,为群众出谋划策,帮助群众争取政策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

今年来,在市西街道完成的5个村居的拆迁工作中,入户帮助调解至凌晨成了工作组的常态。工作组与群众的距离被一点点拉近,每天都有温情的故事在上演,点点滴滴的故事说不完书写着一篇篇暖心拆迁的故事。

阳光拆迁、让利于民,“十二个坚持”赢得群众赞誉

“城中村改造就是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条件,拆迁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不打折扣将政府的政策福利‘大红包’安全送到群众中。”市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立波说。

为实现拆迁全程的阳光化操作,市西街道本着“阳光拆迁、让利于民”的原则,帮助群众坚持算大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从最初的确定第三方评估机构、房屋测量摸底以及违建认定等工作细节,全过程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按步骤进行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十二个坚持”工作法是市西街道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的一大亮点。“十二个坚持”即坚持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把最优惠的政策让利群众;坚持用最好的位置来安置群众;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一个政策执行到底;坚持尽最大限度缩短工期;坚持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坚持将城中村改造与拆除违章建筑相结合;坚持将城中村改造与扫黑除恶打霸制痞相结合;坚持不让支持城中村带头签约的群众吃亏;坚持不让胡搅蛮缠、扰乱城中村改造的人赚便宜

“十二个坚持”是市西街道在拆迁过程中用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用实心帮群众解困难,用诚心给群众讲政策,用恒心入户做工作,实现“让利于民、阳光拆迁”的根本保证,张立波这样介绍说,针对个别群众不满足的心理和不合理的要求,市西街道坚定如一执行补偿标准,坚决刹住拆迁中以拖、闹谋求不当利益的歪风邪气,决不让群众搬没了感情、搬伤了心。

来源:滨州网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