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五一"疫情防控30条措施
出行 对所有出行人、消费者、旅游者全面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
旅游 已开放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餐饮 控制就餐人数,推荐送餐及分餐等措施,加大餐厅内餐桌间距
住宿 所有住宿来访人员测温查码,对于拒绝检测、未戴口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劝阻进入
医疗 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保持正常开放,其余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患者须立即就近转诊
□记者 李振 报道
本报济南4月27日讯 为全面扎实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日前,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出台疫情防控三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要求,对所有出行人、消费者、旅游者全面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引导外省来鲁人员转码为山东省健康通行码。对体温正常、健康通行码为绿码的人员,实施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消费、无障碍旅游。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工作。机场、车站、码头和公共交通工具要通过加强人员设备配备、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等措施,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加强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换气,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
措施明确,各景区要提前制订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配齐配足防疫物资,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在旅游景区入口处增设自动体温检测设备或增加检测人员,保证对所有入园人员快速进行体温检测,并逐一检验健康通行码,严禁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体温异常、无健康通行码或持红黄码人员入园。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做好景区内外客流疏导,保持人际距离。游客服务中心应备有75%的酒精棉球或消毒液等物品,免费供游客使用。继续暂停审批体育比赛、演唱会、音乐会等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推迟举办马拉松、旅游节、美食节等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
措施要求,酒店、饭店、餐厅等餐饮场所要控制就餐人数,推荐实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加大餐厅内餐桌间距。餐饮场所要认真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顾客点餐时要佩戴口罩并减少就餐时间。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所有食品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物中毒。严格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对住宿场所,措施要求,要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对于拒绝检测、未戴口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加强内设健身房、游泳馆、洗浴场所、咖啡厅、茶室、棋牌室等娱乐消费场所管理,符合条件允许开放的,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群聚集。加强宾馆重点场所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大堂、前台接待、电梯等人员聚集区域要加大消毒频次。床上用品实行“一人一换一消毒”,保洁用具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
措施明确,商场、超市、书店、集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场所应采取限制客流量、推荐顾客采取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等措施,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收银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各类公共场所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落实体温筛检措施,对于拒绝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
措施要求,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保持正常开放,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做好发热病人筛查救治。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做好人员、床位、设备、药品和物资准备。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或有可疑症状人员,要立即按规定报告,并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要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为患者全面提供门急诊、住院、检验检查等医疗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我省发布“五一”假期旅游提示
全省A级景区分时段预约游览
□记者 于新悦 刘英 报道
本报济南4月27日讯 “五一”假期将至,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天发布假日旅游提示,全省将建立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预约游览,实行限量开放,提醒广大游客游览景区提前预约。
“五一”期间,全省各A级旅游景区将通过官网、公众号、在线旅行企业(OTA)、电话等手段,实行景区分时分段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做到限量开放、预约开放、有序开放。
同时,省文化和旅游厅还提醒游客,外出活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备齐带足口罩、消毒液、湿巾等防护用品。及时关注警示提示信息,坚持理性消费,主动避开热点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防止人员聚集扎堆,提高旅游休闲质量。倡导本地游、周边游、省内游,选择自然风光类、生态类旅游资源。
此外,游客应支持配合旅游景区、饭店、公共文化场馆等接待场所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和重点部位管控规定,遵守公共秩序,有序排队,保护环境,爱护公务,不随便乱扔垃圾,让文明旅游成为自觉行动。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27192美乌高层互呛,金一南:乌克兰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
- 223301马来西亚选手第一次在中国吃月饼哽咽了
- 323121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秋季征兵令
- 422124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3亿美元最新对乌援助法案
- 519649女子“云养”一头猪花费近8000元,半年后预约屠宰时产生纠纷
- 619530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背后,恒大“消失”了6643亿
- 715916你家孩子也在玩网红玩具“萝卜刀”吗?警惕!专家这样提醒→
- 815858“郑州男子意外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二审开庭 新侦查实验中,7名志愿者4人撞上模拟物
- 11913“学生蹲校门口喝奶”引出校长涉黑案:
- 21112诺贝尔奖要来了!中国女作家残雪成文学
- 3751“郑州男子意外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二
- 4530加拿大议会“致敬”纳粹 联合国:反对
- 5449马来西亚选手第一次在中国吃月饼哽咽了
- 6323中美举行亚太事务磋商
- 7299多图直击丨中秋“超级月亮”
- 824512306回应短途票办不了延长被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