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莉莉 报道
从旧式民房到高楼林立,从市井街道到宽阔大路,从老旧小区到现代社区,淄博正朝着“宜居之城”一步步蜕变。然而,近几年,随着淄博城市不断发展,空间布局日益捉襟见肘。如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淄博,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去年底,淄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奋力打造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目标定位,这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淄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进一步丰富、优化、完善和提升,必将焕发出坚定前行的巨大动力。
作为独特的组群式城市,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是淄博市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关键。未来几年,淄博市将在 “打造公园城市、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交通快速通达”四个方面下足工夫,为打造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夯实基础。
城市建设,事关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市民的幸福感。连日来,司机老李被这种幸福感持续包围。“4月17日,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两条匝道刚刚开放交通。听说,咱淄博另外的几个立交桥也传出建设飞速的喜讯,这桥桥飞架的宏伟场面,想想就让人兴奋!”感受着司机老李的兴奋,4月26日,记者走进了目前淄博在建的5座立交桥施工现场。
4月26日,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桥上空航拍到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完善路网,“大城市”框架拉开
“来,焊接!好,继续……”当天一早,在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桥施工现场,桥面上的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护栏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早已建设完,宽阔平整的道路在记者眼前纵横交错,使劲向远方延展着,一股大都市的交通气息扑面而来。“2月18日,我们就已全面复工,目前已完成项目总投资的80%。东西向昌国路段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南北向原山大道段正在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计划于6月底达到通车条件。”现场,该项目负责人的一番介绍让人热血沸腾,作为5座立交桥体量最大的工程,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桥,计划于8月份实现全桥互通。
同样紧锣密鼓忙施工、激情澎湃搞建设的场面也出现在了另外的4个立交桥项目的施工现场。“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是建设进展最快的一座,目前主线及西至北、北至西匝道已通车,剩余匝道、辅路及配套设施正在施工,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90%,计划5月份实现全桥互通;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进展也很快,鲁山大道主线东西方向已完工,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90%,计划6月份实现全桥互通;鲁山大道—张辛路互通立交桥,受实际地形、拆迁等影响,是几个工程中开工最晚的一座桥,但是建设速度也不一般,目前正进行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36%,计划年内完成桥梁主体结构建设;鲁山大道—联通路分离立交桥,开工时间也不长,为鲁山大道上跨联通路分离立交,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34%,计划本年内完工通车。”据5个立交桥项目的现场负责人王鹏现场介绍,建设各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年内将有3座立交桥计划实现全桥互通,开放通车。
一座座桥梁在眼前晕染开来的画面,让记者直观感受到了淄博的“大城市”框架。多年来,建设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建设,路网先行;道路延伸到哪里,城市就建设发展到哪里。特别是在城市扩大规模和开拓新空间时,发达的城市路网,在时空范围内既缩小了城市的距离,在经济上又放大了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时,新路网的延伸,必然会拉动很多相关行业的聚集,与之相应的集中生活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等会相继完善。
“表面上看,5座立交桥的建设是交通环境大改善,本质上却是淄博城市框架在急速拉大,主城区实现进一步提质增容。”4月26日,淄博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市政处负责人史清峰,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了5座立交桥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当前,淄博坚持以路网建设为基础,聚力推进“东优、西融、南拓、北联”,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近年来,淄博一批批快速路沿线的周边大型企业已初具规模,公路建设引领、拉动经济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淄博实力、活力、竞争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飞跃提升。
4月26日,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上空航拍到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互联互通,“大融合”发展提速
近年来,从东西向的鲁泰大道、中润大道、联通路、华光路、人民路等,到南北向的金晶大道、柳泉路、世纪路、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等,这些一个个贯通城市的交通大动脉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淄博中心城区始终局限在张店城区及周边的概念上,城市发展空间有限。
全域融合统筹,是淄博城市发展的未来和梦想。5座立交桥,就承载了淄博这一梦想,也是又一“全域融合统筹”力作。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因为淄博这个城市呈现南北长条型,南北最长151公里,东西最宽87公里,同时是一个组群式城市,每个组团之间有20公里左右的距离,只有实现了快速通达,5个城区之间甚至8个区县之间才能在融合统筹上更方便。
规划是龙头,决定着城市建设的方向,决定着城市品位。结合4月初淄博市委、市政府推出的淄博市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调整优化方案来看,这次调整的功能区大都处于区县的交界处,处于区县各自统筹的边缘地带,几个立交桥的建成投用,无疑将在关键时期架起各区县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以原山大道—昌国路、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两座互通立交为例,点出了5座立交桥建成通车后对于淄博城市发展战略带来的重要影响。原山大道-昌国路互通立交位于主城区西南侧,紧邻滨莱高速公路,本节点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南北快速路系统的高效衔接转换,保证快速路系统车流的顺畅运行,还能承接滨莱高速集散车流,实现高速公路车流在该节点的快速集散;再看原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位于主城区西北部,紧邻济青高速公路、滨莱高速公路两条重要交通干线,鲁泰大道(现状G309)、原山大道(现状G205)两条道路远期规划均为城市快速路,从路网布局形态及该节点所处地理位置来看,不仅是构建快速路网络,实现“高快一体”的衔接节点,而且是淄博市主城区快速路网的西北转换节点,交通地位重要,建成后将大大加强西北主城区与外部的联系,可实现铁路、公路客货运枢纽与中心城区的快速接驳……
“这5座立交桥的位置,均处在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将为打造张店城区、高新区、大学城、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齐鲁化工区、南部生态产业新城带动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史清峰说。
4月26日,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桥上空航拍到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快速通达,“大交通”格局初现
实地走访中,记者发现,鲁山大道—鲁泰大道、鲁山大道—张辛路两座互通立交和鲁山大道—联通路分离立交的建设地点相距并不远,未来3个工程竣工后,绵延7公里多的鲁山大道快速路雏形已基本可见。加之此前召开的淄博市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相关信息,淄博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调整至主城区南部区域,大致范围是昌国路以南、滨博高速以东、S102以北、拟建的沾淄临高速以西,新设立的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大致范围在鲁山大道以东、鲁泰大道以北、凤凰山路以西、淄博与博兴曹王镇交界以南。不难发现,以鲁山大道快速路的建成通车为例,未来快速通达的立体化大交通,必将为淄博的产业发展“提档加速”,带来大发展、快发展的春天。
据淄博住建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淄博市综合交通规划》,主城区快速路路网结构为‘三纵三横’,这些立交均位于快速路和快速路相交的节点上,将成为下一步淄博市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础。
从地理位置上看,鲁山大道--鲁泰大道互通立交位于主城区东北部,紧邻济青高速公路、沾淄临高速公路(正在施工)两条重要交通干线,鲁泰大道(现状G309)、鲁山大道(现状S231)两条道路远期规划均为城市快速路。从路网布局形态及该节点所处地理位置来看,本节点是淄博市中心城区张店区、高新区、临淄区、淄川区、桓台县骨干路网中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交通地位重要,该立交的建设确保鲁山大道、鲁泰大道城市快速路的交通快捷性、连续性,保证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的畅通,能快速疏解主城区东北部区域的集散交通;鲁山大道—张辛路互通立交位于主城区东部,是临淄进出主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主城区内重要的骨架路网节点,该立交的建设可以解决该节点交通拥堵问题,保障车流在该节点的快速疏解;同时,可以完善该区域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土地开发利用,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交通要素保障。与此同时,鲁山大道—联通路分离立交的建设,在提高鲁山大道和联通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为鲁山大道快速路建设做好了铺垫。
“交通路网是城市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发展思路,把路网建设作为主动融入的先手棋,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积极构建‘南北联通、东西顺畅’的城市道路骨架体系,努力与周边区县实现有机联系和无缝对接。”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瑛表示,将继续构建、优化淄博的城市路网,着力加快快速路向重点区域的覆盖,加力落实“打造公园城市、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交通快速通达”的城市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贡献城建力量。
不久的将来,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桥桥飞架,将成为大淄博版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月26日,鲁山大道—张辛路互通立交桥上空航拍到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4月26日,鲁山大道—联通路分离立交桥上空航拍到的工程最新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