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农忙时期,地里很多农活,以前办理林木采伐证都要到区里申请,现在我们只需要将材料准备好,给行政审批服务局打个电话,他们即刻就来到现场给我们办理,真是太方便了。今天来领证,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现在政府的服务效率真是太高了”!4月22日上午,到东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领取采伐证的龙居镇十三图村张顺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行政审批服务面对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为了更好地为基层民众服务,东营区推动“一次办好”改革再提速、再提效,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将17个部门、单位的153项政务服务事项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部门集中实施,启用审批专用章,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东营区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将涉及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食品生产等200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窗口统一办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同时,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总体要求,对全区588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按照“三级十同”的原则,实施流程再造,办理环节压缩45%,办理材料精简35%,办理时间平均压缩了8个工作日。
“手续更精简”,群众办事才能更便捷。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办理事项,东营区制定了“一件事”事项清单,推行“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实现事项清单全流程一次办结。截至目前,东营区已有17项高频办理“一件事”事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此外,东营区还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的“三减”工作落到实处,将一链办理事项办理环节压减至4个环节以内,提交材料在现有基础上缩减50%以上,一般事项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较为复杂事项办理时限缩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复杂事项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缩减50%以上。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还需要改进服务方式。东营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基层办理”,成立了高新区行政审批分局,将涉及企业开办、投资建设、社会民生等方面共计103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高新区,服务区域涵盖胜园街道、龙居镇、牛庄镇、史口镇四个地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东营区还积极开展“三下沉”工作,建立社区代办点,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门头牌匾设置审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2项事项下沉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东营区还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与区农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银行网点设置企业登记代办点,一站式办结营业执照、银行开户、公章刻制等企业开办一系列手续,让更多企业和办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
为了让基层民众在网上办事更便捷,东营区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及上网运行,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完成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在内的10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截至目前,东营区区直部门共认领政务服务事项5782项。开展6+1类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工作,组织各镇街集中办公,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开通全区292个镇(街道)、村(社区)网上服务站点,通过进一步梳理,新增并部署3456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截至目前,东营区可网办事项比率达到95.5%,可全程网办事项比率达到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