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张培 通讯员 王丹
晨报淄博4月25日讯 随着淄博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的推进,作为交通“主动脉”的城市干道被治理地整洁规范。背街小巷虽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却是居民日常出行的民生路,要想让城市环境彻底优化,不仅要“面子”光鲜,更要让“里子”靓丽。为了让辖区环境由内而外焕发美好,张店区体育场街道聚焦聚力背街小巷路域环境治理,创新实行“街(巷)长责任制及小巷管家”管理模式,为每一条街巷配备专属“管家”,细化分工、强化落实,实现街巷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今上午9点,正沿张店人民东路北二巷散步的谢忠义显得非常惬意,看着整洁的街巷,平坦的路面,小广场上干净如新的运动器材,让他获得感倍增。“没想到住了快30年的老小区还能旧貌换新颜。”谢忠义自言自语说道。他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散步的步伐更有力了。
张店东二路与人民东路路口附近的河东街也变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河东社区的居民都对全市的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有了新的认识,提起社区街巷的变化,居民齐称赞。
针对以上情况,记者从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背街小巷中占道经营、乱堆乱放、卫生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市容市貌的“顽疾”,也是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体育场街道借鉴市、区路长(街长)制设计思路,对辖区41条街巷推行三级街(巷)长负责制,探索街巷环境共治全新模式。第一级总街(巷)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对所有背街小巷整治负总责。第二级街(巷)长,由街道22名科级干部担任街长,负责背街小巷路域环境的督导检查、协调整治;15名社区书记担任巷长,负责社区背街小巷管理工作。第三级小巷管家,为每一条背街小巷配备市容、道路、市场、市政、园林、环卫、安环、治安、网格9名小巷管家,负责做好各自专业领域事务,真正做到责任无空白、监管无盲区。
体育场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行街(巷)长责任制及小巷管家的管理模式,打破背街小巷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将市容市貌、停车秩序、市场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安全环保、治安秩序、小区楼院等9方面内容纳入街(巷)长及小巷管家管理任务。街(巷)长对所挂包责任道路定期进行巡查,街长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巷长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将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小巷管家沟通,做好现场处置,实行销号管理,在街道办事处设置街(巷)长制办公室,对巡查、处置、督办及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调度汇总,协调处理,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多领域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辖区41条背街小巷路域环境长效管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力争让全体居民都满意。
张店人民东路北二巷被治理的整洁有序。
张店河东街被治理的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