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许悦)近年来,嘉祥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对全县办证建档、不能到校就读的6至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一对一”订单式送教上门服务,让重度残疾儿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在校学生一样的特殊教育服务。
近日,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张宏和她的同事来到距离学校20多公里的玲玲家中进行“送教”。刚踏进家门,顾不得歇息,张宏就送给她的学生一个惊喜。刚开始还有些闹情绪的玲玲看到老师带来的棒棒糖和画笔,瞬间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开心地和老师做起了手工。
玲玲是一名唐氏综合征儿童,自幼跟父亲一个人生活。玲玲手部肌肉张力较差,伴随一定的肢体障碍。面对这样的学生,特教老师便从简单的抓握能力开始训练,拿放指定物品,再精细到简单辅助下完成手工。看着孩子慢慢地改变,玲玲的爸爸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不同于玲玲这样的大龄儿童,8岁的然然也在同步进行学习。比起玲玲,然然对于一些简单的文字、手势已经熟识,甚至能做一些日常的家务活。疫情防控期间,在妈妈的陪伴下,然然喜欢通过网课跟老师一起做律动。谈起她的变化,然然的母亲嘴角时刻溢出满意的笑容。
据了解,像玲玲和然然一样,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共有52人,其中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嘉祥县特殊教育学校30余名特教老师,成立了五个工作小组,定期奔赴到学生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老师们针对每个孩子的残疾程度,分别制定详细的送教计划,建立了送教档案,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从孩子一开始的抵触甚至攻击,到与老师手牵手亲昵的依赖,特教老师用耐心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恒心,成为这些折翼天使心中的“妈妈”。重度残疾儿童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一个奇迹的创造,上门送教为这些特殊的家庭送来了希望。
近年来,嘉祥县教育扶贫重点在宣传落实资助政策、开展长期帮扶、定期送教上门、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等方面的各项举措,按照“扶贫扶智,教育先行、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脱困的治本之策,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让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攻坚过程中开花结果,凸显成效。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