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疾控中心采样组:为市民安心生活工作“排雷”
记者 毛琳琳 伊巍
通讯员 刘宁宁
4月15日上午十点半,今年60岁的赵礼金拿到了淄博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的湖北返淄人员健康监测报告单,“有了这个,我就能出去干活了。”
赵礼金是湖北仙桃人,在淄博从事木工装修工作已经10多年了,因为疫情赵礼金14日刚刚回到淄博。“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回来之后怎么让人接受我们。”赵礼金家住双赢社区,为了能够早日回来复工,他一直关注着本地的信息,并跟社区工作人员提前进行了沟通。“他们告诉我,通过了咱高新区的检测,再到社区办理绿色通行码,然后我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赵礼金第一时间赶回淄博,在定点监测站进行了检测和隔离,他说:“能开工了,真的很高兴。”
从4月1日到4月13日,淄博高新区疾控中心采样组已经对163名湖北返淄人员进行了检测,采集标本499份结果均为阴性。“每天都有人来接受检测的人,每看到一份阴性的检测结果,我们心里就轻松一分。”郇庆国是高新区机关医院医务科主任,也是采样组组长。“现在,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可我们却不敢懈怠一分。”截至目前,采样组已经采集血清抗体标本、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粪便(肛拭子)核酸检测标本共1200余份。
15日,在高新区定点监测站,看到郇庆国和吴会泽的演示,记者才知道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采集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集深度是关键,采集鼻咽拭子没有采到鼻腔深处等,可能采集到的细胞绝大部分都是不含病毒的细胞,即可能造成“假阴性”。“在采集鼻咽拭子的时候,需要将拭子从被检测者的鼻孔进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的时候,将拭子稍留片刻,然后轻轻旋转一周,再慢慢取出。”郇庆国告诉记者,从鼻孔进入的时候,拭子几乎要达到被检测者的耳部。郇庆国将采样工作比作“排雷”,因为在进行采样的时候,他们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而且由于条件反射,被检测者常常会忍不住咳嗽、打喷嚏,甚至呕吐,由此喷涌出的大量飞沫,有可能就是让人心惊胆战的毒源。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挺紧张的,现在我们都已经有经验了。”出生于1996年的吴会泽,来自世博高新医院急诊科,她是负责给淄博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取样的医护人员,“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挺紧张,现在平均1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标本取样了。”
随着湖北“解禁”和境外疫情的严峻,每天都有很多湖北和境外人员来到淄博,“这些人员回来的时候需要到工作专班报备,然后根据情况安排时间进行采样。”采样组成员、淄博高新区卫固中心卫生院的邢吉玉说,现在每天都会在定点监测站为外来人员进行检测,最多的时候4天做了300个标本的取样,有时还会根据需要为被检测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为了方便工作采样组的工作人员们会从一早就穿上防护服,常常一穿就是几个小时,“昨天很热,王艺臻都中暑了。”突然被点名的王艺臻不好意思地笑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忙着采样,还得给我买药。”
除了进行各种标本采集,采样组还承担着运送样本、结果反馈、数据报送等工作。负责数据报送的王颖是石桥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每天她需要与湖北专班、境外专班、特殊场所专班、教育专班等进行对接,报送10个表格,“这些返淄人员的情况分很多种,各类表格是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把每个人的情况梳理清楚,及时、准确地上报。”
回来一个,检测一个,合格一个,放心一个,是淄博高新区疾控中心采样组的工作准则。淄博高新区疾控中心业务负责人张亮说:“现在各行业都在逐渐恢复繁荣,我们现在采样工作量比疫情防控初期大了很多,但我们一定会坚守岗位,让大家放心!”
郇庆国和吴会泽演示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方法
吴会泽和王艺臻在取样完成后比出小爱心。
采样组在隔离点完成采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