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中融媒
光明路街道佟楼村泄洪沟由于防洪标准低、水质污染严重,一度成为“臭水沟”的代名词。为恢复河道功能,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提升城市形象,年初市中区启动了对佟楼村泄洪沟的治理,如今的“臭水沟”已不复存在,一条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生态“清水河”即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近日,记者在佟楼村泄洪沟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整洁的河底已铺设完毕,两岸居民的排污管道也都接入了新建设的污水管网。
由于对河道生态环境缺乏重视,居民护水护河意识淡薄,多年来两侧私建乱搭、违法倾倒现象突出,加之沿线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生活垃圾的乱扔,佟楼村的河道遭到严重破坏。
整治前的“臭水沟”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区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部门积极响应,列整治项目清单、定整治责任单位、限整治落实时限,确保河道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工程的实施也得到周边居民的拥护和支持。
光明路街道佟楼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刚介绍说:“自从开始清理这个河道,村民对这个期望都很大,涉及到我们沿岸的居民200来户,包括一些菜园地,占谁的麦地、树苗了,自己都主动清除了,保证河道施工的正常开展。”
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我区“河长制”工作在污水治理、河道清淤、水体保护等方面树立标杆,全面实施了“堵”“疏”“防”精细化、精准化治理,使得佟楼村几十年未清理的河道重新焕发生机。附近村民连连称好,纷纷为这项民生工程点赞。
光明路街道佟楼村村民彭春说:“现在修好了,水流的也通畅了,到底好多了,一下雨,水就直接下去了。”
据了解,佟楼村泄洪沟工程全长1243米,总投资800余万元,涉及沿岸200余户居民,工程共清淤20000余方,修整边坡800平方米,污水管道1100余米,共涉及检查井86座,河底硬化商混7000余平方米,该工程主体已于3月31日完工。
区农业农村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宋在江说:“为达到整治效果,下步将对佟楼小区至和家园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增加沿河护坡绿化,确保把佟楼污水沟变成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