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徒骇河汉墓追踪:揭开文物博山炉和“豆”的神秘面纱
近日,徒骇河滨州惠民段清淤清出汉代墓葬,出土了豆、罐、鼎、博山炉等14件随葬品,距今约有2000多年。这里的豆并不是我们平时吃的豆类食物,那从墓葬中出土的豆是什么呢?博山炉又是什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滨州市博物馆研究员、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张卡,为大家讲解豆和博山炉的前世今生。
博山炉
“豆”不能吃,却能盛食物
豆字演化
豆实际上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篆文中,上面的一横代表盖子,口代表容器,底下代表支架,“豆”看起来就是一种类似高脚盘、带盖的容器。而我们吃的食物豆类以前叫“菽”,汉以后,才逐渐把菽称之为豆。
陶豆(图来源于网络) (2)
陶豆(图来源于网络)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豆”就被用来盛东西,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大部分用来盛食物,到商周时期最受欢迎。最早出现的是陶豆,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木制豆、青铜豆和木制涂漆的豆。贵重的豆是用青铜铸造、或是用漆器制造,老百姓用的豆大多是用陶土烧制,或者是用竹木制作。在这次滨州市惠民县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的豆就是陶豆。
再到后来,陶豆成为了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礼”的繁体“禮”字组成中就包含了“豆”,人们往往用俎豆之礼来指代祭祀,这充分说明了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是桌椅的出现,豆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最终最开始为先民的盛食物器皿后来演变成祭器。
博山炉寄托了人们的寻仙之梦
在这次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14件陶器随葬品中,有两个一大一小造型各不相同的陶制博山炉。其中,体型较大的博山炉只有炉体,三足断了一只。另外一个博山炉体型虽小些,但相对比较完整,炉盖高且尖,表面凹凸不平看似山峦层层交叠,有镂空的烟孔,焚香后香气能够出来。
陶制博山炉(图来源于网络)
“海上有三仙山,蓬莱、瀛州和博山,当时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就是升仙思想,人们相信去世后是可以升仙的。”张卡说。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的,并在汉代广为流行。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焚香所用的器具之一,博山炉是专指仙山造型的熏炉。其炉体往往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用炉焚香时,烟气从镂空的地方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两汉时期,社会稳定,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熏炉的风格开始由异彩杂陈的局面逐步趋向统一,博山炉代表了当时时代风尚的特殊形制。
汉代重视厚葬,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中的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全部工具、物品纳入其中。陪葬的博山炉不仅是死者生前常用之物,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借仙山之形态,为死者营造出一个升仙的神圣空间,在这里亡魂可以到达彼岸世界,得道成仙。
博山炉常见的铜、陶材质,普通百姓所用的博山炉大多是陶制。虽然与铜质错金银的博山炉相比陶制博山炉显得没那么高贵耀眼,但它们的象征意义却是相同的。
来源:齐鲁壹点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52604俄罗斯北方舰队第14军团副司令身亡
- 215324扬州一学院食堂麻酱盆中发现老鼠 校方回应:属实,正在调查
- 310026珠海警方:一男子持刀伤人致3死后当场自杀
- 48224美国防部:一艘美国军舰和多艘商船在红海遭袭
- 57961以军空袭加沙地带两所学校 已致至少50人死亡
- 66324以军放出加沙战斗场面,一群哈马斯被火箭弹击中,瞬间灰飞烟灭
- 76321数十辆以军坦克进入加沙南部
- 85876以军指挥官: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军事行动“即将结束”
- 11710乱港分子周庭宣称“不再返回香港报到”
- 21420俄罗斯北方舰队第14军团副司令身亡
- 3256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
- 4229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 5227相信音乐文化:五月天巡回演出中不存在
- 62212023年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
- 7197美国防部:一艘美国军舰和多艘商船在红
- 8193珠海警方:一男子持刀伤人致3死后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