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湖北记忆| 滨州援鄂队员吴萌萌:我的武汉兄弟汪洋

2020-04-11 11:39:54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吴萌萌

滨州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

滨州市人民医院ICU护士

2月9日,我跟随山东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对口支援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担任第九医疗组副护士长,医疗队宣传组副组长,第一突击队副护士长,呼吸康复小组组长。

截至3月9日武汉国博方舱关舱,我们呼吸康复小组的呼吸操一共治疗了271人次的患者,其中咳嗽无力117人次,喘憋126人次,血氧饱和度低于94%21人次,肢体无力6人次。其中共有179人次的患者生命体征较前好转,喘憋减轻,咳嗽峰流速提高,血氧饱和度上升,36人次由于病情加重(自身病情)转院。由于对方舱内患者呼吸康复做的贡献,我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表彰。

我们还把自己方舱内的康复经验报告给康复医学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建委,他们采纳了我们的建议。我还参与制定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二版)》,作为专家成员给出了专业化的意见,得到全国推广。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又是一名呼吸治疗师,我对急危重症工作比较熟悉。医疗队建立了气管插管小组,我首当其冲做第九医疗组的气管插管员,把这项直接面对患者气溶胶最危险的工作接了过来,负责医疗九组的呼吸机培训工作和维护。

脱下防护服的吴萌萌与队友李凯述浑身湿透

3月9日,汉阳方舱正式休舱,进入休整期。医疗队要组建突击预备队到需要的医院支援,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为第一梯队队员,再次迎接新的挑战,并担任第一梯队副护士长。

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让我感动、让我难忘的武汉的好兄弟汪洋。

你们一定以为这个汪洋是一个比较能干的医生或者护士,但其实,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的汪洋是一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一位年仅28周岁的年轻小伙。

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我们行动非常不便,日常工作即使很简单,都要花费比平常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阳光大男孩走了进来,自报家门,“我叫汪洋,汪洋大海的汪洋,有事您说话!”一开始,虽然感激,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然而事实证明,他,真的是我们的“救星”。

发药的时候,患者太多,秩序难以把控,汪洋会交代给每一位舱主拿药的时间,错时去拿药,既避免了人员拥挤,又节省了时间。

来了物资,我们不方便搬运,没事,有汪洋!他会召集志愿者们一起搬运物资,然后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个地方。

询问登记每个患者的家庭住址,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这时候还是有汪洋。他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去询问每一位患者,反复核对无误后才交给我们。

他帮我们安抚患者、分配床位、建立护患共同群,他会定时向我们报道,等待分配任务,监督患者的用药和不良情绪……

正在帮忙登记信息的汪洋

久而久之,我们口中患者汪洋变成了“我们的汪洋”,后来他也成为了我的武汉兄弟。

我们的汪洋,不是因为他上下奔走为我们排忧解难,也不是因为他舍己为人把多次检查核酸的机会让给别人,更不是因为他和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而是,他用实际行动去感化我们,用无私的爱去包裹我们,他的出现让我们从心里去认同他。

汪洋,是我们援鄂医疗队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我们真正的“家人”。

有一次,我问汪洋:“你有什么愿望?”汪洋说:“我想看看你们所有人的脸,好知道我们以后要报答谁。”突然地,我们都被感动了。我对汪洋说:“汪洋,你知道么?你特像我们山东人,重情重义,贼爷们!”

总听别人在说,他们眼中的方舱医院,铜墙铁壁,孤立无援。可我亲身经历的方舱,却是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集体。病毒无情,方舱有爱,在我们的方舱医院,还有很多个“汪洋”,他们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的姐妹兄弟。

春已来,冬雪消,春林盛,万物生,我们希望等疫情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能够跟患者一起摘下口罩,热情拥抱。

来源:健康滨州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