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动,适逢春暖花开,不少市民走出家门,进行了一场久违的短途踏春之旅。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刘公岛景区接连迎来威海、青岛等多个旅行团,这也是该景区复工复产后迎来的首批团客。
“很早就想来刘公岛旅游,看到青岛有旅行社发布了刘公岛游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4月5日,来自青岛的游客孙先生说,4月不冷不热,正是旅行的好季节。
间隔1.5米排队、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核实身份信息、安检、乘坐旅游船……虽然进岛的程序比以前多了,但一切都井然有序,孙先生和其他游客很快进了岛。“看到景区的疫情防控措施这么严格,很放心。”孙先生说。
岛上还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旅行团,游客全部是威海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去年游客多的时候,我平均一周就要来3趟刘公岛。春节后,差不多2个多月没来了,还真挺想念这里的。”威海中国国际旅行社导游张宏月说,此次和同事们进岛主要是“踩线”,对岛内旅行线路再熟悉。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不少外地旅行团向他们咨询来威旅行事宜,其中刘公岛的爱国主义教育线路是最为热门的一条线路。
“威海的旅游资源那么丰富,我们都对于威海旅游市场的快速有序恢复充满信心。”张宏月表示。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清明假期,我市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助力旅游市场复苏发展。据统计,18家收费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68.56万元,全市文旅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赏花游采摘游受追捧

最是春光无限好,处处花香飘满山。今年清明假期,正是里口山脚下的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杏花盛开的时节。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的杏花连绵不绝,如同一条条流淌的杏花河注入到了一片花海。
4月6日上午,大批市民来到王家疃赏花踏青。9时至9时20分,记者在村口数了数,20分钟就有132辆私家车入村。
“我和女朋友一起来的,这里太美了,尤其是盛放的杏花,我们拍了好多照片,还吃了这里的特色美食羊奶饼。”游客李霖说。
除了王家疃,环翠区羊亭镇贝草夼村、文登区界石镇三瓣石村等乡村赏花胜地今年清明期间都迎来了许多游客。
乡村游不只有赏花。在距离王家疃村不远的秋歌采摘园,最多的一天,游客近200人,“200人已是去年清明假期的水平,没想到客流量恢复得这么快,把最近几天长的草莓都采摘完了。”秋歌采摘园负责人雷彦辉笑着说。
“我3岁的儿子在家呆了2个多月了,很早就想出来玩了。正好他喜欢吃草莓,就带他来亲手采摘。”采摘园里的游客陈立龙说,出来游玩的感觉真好。
秋歌采摘园一旁的“花·时间花坊”,在假期里也卖出了几百盆多肉和绿植,“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有这样的成绩,我很满意。对未来,我是充满信心的。”
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清明假期正值草莓、大樱桃等水果成熟期,同时也是桃花、杏花、玉兰等的花期,部分市民在“不聚集、不扎堆”的前提下,将户外赏花踏青、水果采摘、乡村风貌体验作为放松身心的出游新选择。全市纳入监测的5处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0.4万人次,收入21.2万元。
威海晚报记者 沈道远 文
姚威 沈道远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