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楠
“感谢家乡人民和单位领导、同事的关怀,两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阶段性胜利,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战疫精神的深刻内涵。这段经历,毕生难忘!”4月5日中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欢迎仪式上,回想起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奋斗的日日夜夜,淄博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淄博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科副主任医师吕纪玲感慨颇多。
1月25日,庚子年大年初一,吕纪玲等9名淄博队员踏上驰援湖北之路。1月28日晚,有“黄冈小汤山”之称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紧急启用,吕纪玲于次日进入医疗中心开始工作。
“短短三十个小时,东西两区100张病床全收满了,连重症12张病床也住满了。”吕纪玲介绍,当时有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下车时因为气喘得厉害,连路都走不了。
大批患者涌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安顿患者、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巡视病房……吕纪玲和队员们迎来了紧张而忙碌的救治工作。尽管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地市,此前也并不熟悉,但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大家团结一心、分工合作,救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起来。
吕纪玲总结,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共克时艰,最终取得战疫的阶段性胜利。除此之外,细致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也是山东医疗队员受到患者信任的原因。
吕纪玲对一位60多岁的柳阿姨印象深刻。柳阿姨患有糖尿病,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她的病情逐渐稳定。然而,因为内心比较敏感、脆弱,加上对新冠肺炎的极度恐惧,柳阿姨情绪比较悲观,时常打电话给家人,说一些“我是不是不行了”之类的话。
为此,柳阿姨的家人多次与队员通话了解病情,最多的一次,吕纪玲一天内就接到了柳阿姨家人的5个电话。尽管工作繁忙,吕纪玲还是在电话里对家属的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告诫家属对柳阿姨多加鼓励和安抚。
在吕纪玲等医护人员持续不断地努力下,柳阿姨逐渐克服了恐惧心理,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元宵节当天,吕纪玲查房时发现柳阿姨的晚饭是汤圆,考虑到她患有糖尿病,吕纪玲当即想办法为柳阿姨换了一份晚餐,这样一个细心的举动让患者非常感动。
“其实很多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但心理上存在恐惧、焦虑的情绪,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情绪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吕纪玲回想,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工作之初,不少患者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也会习惯性地叫他们进入病房。“患者说一看见我们这些‘大白’,心里就会安稳许多,也不那么害怕了。”
吕纪玲很理解患者的这种情绪。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针对每个人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她还会将各种问题细致清楚地为患者解释清楚,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心,安抚他们的焦虑与恐慌。“在那种环境下,我们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帮助。”
从医多年,吕纪玲早已习惯了忙碌。“我会尽快调整好状态,争取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吕纪玲表示,这段难忘的经历,带给她很多新的感悟。今后,她将继续努力,用尽所学、竭尽所能,为健康淄博的建设贡献力量。
进隔离区之前,吕纪玲(左)都会和同事们相互协作,互相检查防护服穿的有没有到位,围上治疗巾。
吕纪玲工作照。
吕纪玲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