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甜 通讯员 刘小芸
4月5日上午,淄博第一批、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结束集中隔离休整返回淄博。张玉荣便是荣归队伍中的一员,这位大年初一出征的小伙子,时隔约70天后,不辱使命,平安回家。
张玉荣是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大年初一下午接到紧急命令后,他跟随淄博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始了对重症病人救护的使命。
参与隔离病房创建 加入重症组
“我们接管时,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还在施工中,隔离病房是我们这支队伍一手建立起来的。”经过严苛的岗前培训与考核,1月28日,张玉荣所在的山东省首批医疗队正式进驻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当天晚上就迎来了第一批患者。建立隔离病房、病区布置、仪器设备安置与调试、仓库整理到收治重症患者,张玉荣说,他们只用了36个小时。
由于张玉荣救治的全是重症患者,不仅危急,而且治疗和陪护时间长,因此,那段时间,张玉荣的时间概念只有排班表。“我们是上几个小时休几个小时,队员们每天倒班上岗。交班后,我们就返回驻地吃饭睡觉,有时工作时间长,顾不上吃饭就睡觉,基本上每天两顿饭。”张玉荣说,当时根本不知道周几,就知道哪个点是自己的班,也没时间考虑别的,有时间就睡觉,保证下个班能够精力充沛。
张玉荣在监测血滤机的参数
“既来之,能战之,必胜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对患者实施抢救以及翻身、吸痰、处理大小便,配合医生治疗和处置等,张玉荣每天都与重症患者密切接触,需要里里外外做严密防护。每次脱下防护服后,张玉荣便“面目全非”,帽子、防护镜、口罩压出深深的道道痕迹,由于压迫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鼻梁上不断长疖子。而等消失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到上班时间了。
被张玉荣称之为“面目全非”的脸
“穿着防护服非常笨重,尤其是给危重患者做心肺复苏时,一次下来全身湿透,护目镜、口罩里都积满汗水和雾气,还考验体力。”张玉荣说,当时最担心自己的体力问题,但不做好防护就有感染风险,他觉得如果倒下了或是感染了就是给医疗队抹黑,给家乡抹黑。所以,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撑住”,做到“既来之,能战之,必胜之”。
张玉荣在给一名危重患者做心肺复苏
“再苦再累,当看到重症患者脱机拔管拿一刻,什么都值得!”第一例重症患者的康复出院,给了张玉荣和他的重症组乃至整个医疗队很大的鼓舞。这位患者是张玉荣所在的重症组第一例脱机拔管的患者,患者刚入院时,呼吸不好氧合不好,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张玉荣和队员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位患者脱离呼吸机,最后康复出院。
3月18日,黄冈市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湖北省率先清零。张玉荣回忆说,在“清零了”这一刻,他的内心无比澎湃,他们实现了出征时的誓言,也意味着距离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一步。56天吃的苦受的累在那一刻化为乌有。
疫情一线申请入党
1月27日,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在医疗队的驻地,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在疫情前线举行。在庄严的党旗下,来自医疗队的54名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张玉荣见证了庄严神圣的宣誓后,第一时间就书写了入党申请书。
“听到庄严的入党宣言,我很受震撼,也很受鼓舞,入党申请书是我来到湖北黄冈连夜赶出来的,我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敬意。”张玉荣说,在抗击疫情一线,当他看到许多人胸前都戴着党徽,打心眼里羡慕他们。他也期待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需要时也能第一时间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