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璐
“155cm,40Kg”。这是来自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战疫英雄”李晓雪的身高体重,谁能想象这么瘦小的身体,却迸发出了如此强大的能量。
1月25日,在一切还是未知的时候,李晓雪告别家人,毅然踏上了前往湖北黄冈的征程,成为淄博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员。
1月26日凌晨2:00,飞机到达湖北黄冈,这支临时组建的138人医护团队,从组建团队,到到达黄冈,仅仅用了13个小时。
今年,黄冈市的冬天似乎格外阴冷,此时的大街小巷难觅人影,路上几乎见不到车辆,整个城市很安静,似乎“睡着了”。
1月27日,刚刚完成内部装修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启用,这里将收治黄冈的危重症患者。
1月28日夜间,在医疗队员们协助与努力下,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ICU病房,并接收第1例患者。
一切,都在摸索着进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一切都彰显医护人员强大的力量。
“我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科,这里都是危重症患者,他们意识不清,好一点的能吐出几个字。”李晓雪回忆,来到这里的大部分的病人都在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无法交流,需要医护人员时时监测精心护理和治疗。而一小部分能交流的病人也一直处于呼吸困难的状态,哪怕是说话、吃饭、小便这样的小事都会让他们大汗淋漓,备感困难。
患者向李晓雪表示感谢
为患者处理大小便,吸痰,喂饭……这就是李晓雪的日常。在这里,李晓雪感受到了患者康复出院时的欣喜,但同样也经历了患者离去时的悲痛。
“我永远无法习惯死亡,每一次面对离去的患者我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心就像针扎一般。所有来到这里的患者,我是多么希望他们都能够康复出院,再次沐浴在阳光下。”李晓雪说。
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李晓雪与队友们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工作之前不喝水、不吃饭,这样能有效减少上厕所的频率。每次工作时,她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头戴防护眼罩和口罩,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无间断工作,李晓雪更瘦了。
但是李晓雪却觉得很值,因为在她们废寝忘食的照料与关怀下,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好转,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科里有一位患者,从我们建科开始,一直都住在我们病区,期间经历了病情的反复,我们好几次将她从生死线上拉回。后来,这位患者意识逐渐清醒,但她的头发却大把脱落。我担心爱美的她看到自己的头发会难过,在征得她与家属的同意后,我为她剪掉了长发,这也是我这30多年来第一次当理发师。”
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形势逐渐向好,这里新发患者越来越少,直至清零,很多重症病人也转为轻症到治愈出院了,这也到了李晓雪们该回家的时候了。
在她们离开那一天,黄冈市这座美丽的城市突然“醒来了”。
“那一天,原本安静的黄冈市街道变得车水马龙,很多市民都自发地去送我们,大巴车都走出十里了,还有不少车辆跟着我们,我在车上一直流泪。”李晓雪说,驰援湖北,支援黄冈,她从未后悔反而庆幸自己能来这里帮助他们,“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