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我会气得想要打他!”
“我总是被自己生气或悲伤的情绪搞得一团糟。”
“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孩子一哭闹我就觉得我的头快炸开了!”……
伴随着各地大中小学开学通知的纷至沓来,学生家长们心头一块大石落了下来,但0-3岁孩子的看管问题却让在家育儿的父母们越来越失去耐心。尤其是很多父母在恢复工作常态后,面对每天在家里咿呀学语懵懂初开的孩子,常常变得情绪失控。在托育机构复工开学时间尚未确定之前,婴幼儿养教专家提醒家长学会管理好情绪对宝宝成长和共渡疫情非常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托育行业品牌代表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发布的一份《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也显示,有超过1/3的家长在家亲子陪伴的时间,会在不同程度上受情绪影响。
为了更全面了解疫情后0-3岁宝宝“宅“在家里的身心健康情况,专业托育机构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特别发起了一个线上“亲子陪伴情况调研”,调研定向收集到问卷192份,问卷填写人中,妈妈占91.15%,爸爸占5.73%,祖父母占3.12%。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孩子的情绪受到疫情的影响可控,并没有出现非常大影响的情况,但有近半数孩子的作息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数据来源:《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
茂楷《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同时还显示,有167位宝宝有使用电子产品,当陪伴孩子时家人的情绪为“烦躁”、“无聊”、“踏实”、“轻松”比“温暖”和“愉悦”状态时,孩子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长更长,而且通过对比数据还可以看出相比家人的情绪状况,是否增加新的陪伴活动并不会过多影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数据来源:《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
美国脑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教授认为:能预测孩子学业成就的最佳指标,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此次调研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并非陪伴孩子时,给孩子新增多少活动,而是发现陪伴孩子时家人的情绪越好,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茂楷专业婴幼儿养教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给承担繁重教育孩子职责的父母们,会带来脑力与体力的解放:当孩子执着于变幻不拘的色彩、形象、情节,非但不会缠着父母讲故事、去动物园等,所以当家人情绪不(太)好时,更加有可能让孩子暂时通过玩电子产品来解放一下自己。
据介绍,茂楷《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在调查问卷中使用了台湾学者叶光辉等人编制元情绪理念进行评估。该量表共42题,涉及4个维度,情绪教导理念、情绪摒除理念、情绪失控理念和情绪不干涉理念,采用6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以此类推直到“6”表示“完全符合”。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92人中,有近80人对于类似“孩子生气或悲伤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或”孩子发脾气时我会气得打他“等是持“大部分不符合”态度的,有近20人持“有点符合”态度的,得分越高,说明失控程度越强。在调研的对象里,家长的情绪失控理念维度的得分高的占少数,也就是在面对孩子情绪时,多数家长还是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有部分家长(大概30%),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调研还发现家长的情绪失控理念程度越低,陪伴孩子时情绪会更好。
(数据来源:《亲子陪伴情况调研结果报告》)
由于情绪失控理念在0-3岁阶段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在疫情期间,宝宝不仅在生理上由于免疫力相对低下而处于弱势地位,更是在心理上处于生命的特殊发展时期而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往往更容易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茂楷婴幼儿养教专家也特别提醒家长在家育儿亲子陪伴时间要更多关注情绪失控理念。如果家人在陪伴宝宝时,由于宝宝的负性情绪而让自己失控,没有采取正确应对的方式,而是发脾气的话,这会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也会表现得没有自信心、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对别人发火,严重的话,可能会经常感到忧郁,具有反抗、神经质、冷漠等性格,还容易会对世上的一切都持否定的态度。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他不会说话,只好用各种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会说话了,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经常用情绪表达自我。0-3岁时宝宝情绪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家长关注宝宝情绪、帮助宝宝加强情绪管理的关键期。
因此在托育机构还没有迎来开学季时,广大家长在家育儿时,管理好自己情绪的第一步,应该是充分了解情绪失控对宝宝的负面影响,多一分自觉来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除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外,茂楷同时还推出了照料者的5R(尊重Respect、回应Response、合作Reciprocity、探究Research、榜样Reference)养教准则,让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时,可以做得更好。
茂楷婴幼儿养教专家同时也综合更多实践与观点,给予家长的情绪管理提出四点建议,并对孩子情绪中经常出现的四种表现给予了非常实用的针对性的剖析和回应方法参照表。
1. 当想对宝宝发脾气之前,建议先深呼吸,然后强迫自己回答几个问题:
是宝宝让我生气了,还是我自己心情不好,觉得太累了?
宝宝的行为真的如此不可原谅吗?
对着宝宝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不发脾气,我该怎么做?
2. 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
爱发脾气的家长常常有自己内在的问题,比如不自信、消极、缺乏安全感等等,内心容易累积不满与愤怒,这需要我们时常反省自己的内心,调适自己的内心。
3. 不让自己太疲惫。
有了宝宝后,家长容易休息不够,太疲劳时心情往往很坏。所以,家长要争取吃好喝好睡好,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心处于疲劳状态。
4. 适时逃离。
每次想发火时,建议赶紧逃离宝宝的身边,然后跑到没人的地方静一静。如果是工作让自己情绪不好,提前和家人说一声,自己晚点下班,在办公室或找咖啡厅,闭目养身,听听音乐,情绪平静后再回家面对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