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楠 通讯员 程方 周燕宁
“祝福你,黄冈!我的第二故乡!”3月23日,正在德州市齐河县的酒店集中休整的吕纪玲在日记中动情写下这样一句话。
自3月21日随大部队乘包机返回山东,淄博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淄博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科副主任医师吕纪玲与淄博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同院神经外科护师贾克林不时回想起在黄冈奋战的日日夜夜。尤其想到山东医疗队员离开时,黄冈人民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表达感谢和敬意,这份深厚的情谊,让他们深受感动。他们将这份深情厚谊写进了日记,也刻在了心里。
【吕纪玲休整日记】
时间:3月23日星期一
地点:德州市齐河县晴
记录人:淄博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科副主任医师吕纪玲
已经回到山东两天了,早上醒来后还感觉自己仍然在黄冈。近两个月的黄冈生活,确实终生难忘。
上周六一大早,我们整装出发,准备回家。心情很激动,也非常不舍。酒店工作人员、当地志愿者、康复的患者都赶到宾馆来为我们送别,他们挥舞国旗,高喊“感恩齐鲁,中国加油!”欢迎我们再回黄冈做客。当地百姓给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礼物,那热乎乎的鸡蛋温暖了我们的心,小志愿者们还亲手画画送给我们留念。
与他们依依惜别后,我们坐大巴到黄梅戏大剧院门前与第二批队员集合。沿路都是自发欢送我们的黄冈市民,我们来了近两个月,一直是医院宾馆两点一线,平常坐班车上班,路上基本不见行人。3月20日,黄冈解禁,突然看到这么多人为我们送行,特别感动。黄冈人民能在家闭门不出两月余,真是不容易,我们终于击退了疫情,迎来了春暖花开,这份胜利属于所有的人!
送行的人中,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在怀里或骑在爸爸头上的幼儿,有摩托车队,有出租车队,他们有的打着条幅“幸得有你 山河无恙”“历史会记住英雄的名字”“鲁鄂一家亲”……有喊着口号“山东好样的”“山东我爱你”,还有一个大姨竟然跪在地上作揖,这份情实在是太深厚了。
下车来到黄梅戏大剧院前面广场,一下车就收到了工作人员献上的鲜花,听到他们对我们的感激及不舍,很多人在抽泣,我也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泪。黄冈,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黄冈的亲人们我爱你们!
与第二批队友会合后,我们再次坐上去机场的大巴,黄冈人民一路欢送我们到高速公路路口。
千里相送,终有一别,祝福你黄冈!我的第二故乡!
临行前,吕纪玲与黄冈的小志愿者合影。
吕纪玲的心愿:愿疫散云轻,天蓝人宁。
【贾克林休整日记】
时间:3月22日 星期日
地点:德州市齐河县 晴
记录人: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护师贾克林
昨天早上九点半,我们在黄冈维也纳酒店和一块儿生活了53天的酒店服务人员以及车队司机告别后,赶往黄梅戏大剧院集合。在近两个月的相处中,我们和酒店的服务人员已经成了朋友,他们非常辛苦,不论我们是白班还是夜班,只要下班,就会有热乎的饭菜和舒适整洁的住宿环境,对我们医疗队的照顾可以说无微不至。临行前,我整理好房间的物品后,用手头仅有的记录本写下了一封简单的感谢信,和巧克力一并留给他们,表达我的感谢和敬意。
一路上有很多送行的老百姓,十点钟我们赶到目的地。剧院门前有许多黄冈人民在等待给我们送行,这里面有很多治愈的患者及其家人,他们喊着“人间大爱,感谢山东”等等口号。
欢送仪式结束后,我们正式踏上回家的行程,一路上看到太多感动的瞬间。黄州区当地所有出租车师傅自发组织在两侧护送我们的车队一直到高速路口。大巴车司机师傅说,从大剧院到高速路口,大约十几公里的路程。我真的看不了这种场合,一路上我的眼泪一直流,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大男人还哭哭啼啼。其实车上很安静,估计大部分人都在默默流泪,不舍得离开曾经战斗的地方。
相反来的时候义无反顾,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带着一份责任,带着一份使命,带着共同的目标,大年初四我们逆行来到了革命老区大别山。当时大街上空无一人,整个城市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今天我们离开时全城护送,此时春暖花开,疫情消散。
我们第二批医疗队的140名队员是同事,是战友,更胜似亲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战胜疫情。所以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浴血奋战,共同见证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过程。同时,我们在这里也感受到了黄冈人民的坚强和热情。
离开黄冈这片热土,所有人都泪流满面,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感谢黄冈人民的热情与厚爱!我们也期待隔离结束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中国加油!
贾克林的心愿:中国必胜,明天会更好!
临走前,贾克林将一封感谢信和一盒巧克力留给了酒店工作人员。
贾克林在欢送场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