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马龙 报道
晨报讯 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3月20日,淄博市水利局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了2019年淄博市节水详情,公布了2020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安排。
作为重工业城市,淄博市的工业用水一直是节水的重点方向。随着节水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产工艺的提升,淄博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持续保持逐年降低的态势,据统计,齐鲁石化乙烯生产量从30万吨上升到90万吨,但用水量从8000余万立方米降低到6000余万立方米。与此同时,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淄博市生活用水总量有所上升。据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节约用水科科长刘磊介绍,今年年初,《淄博市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将实施“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提质”“城镇节水增效”“科技创新引领”和“节水市场驱动”等重点节水行动,明确“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等20条细化指标和任务,更加贴近、符合淄博市用水节水管理实际。截至目前,淄博市8个区县全部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标准,实现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域覆盖,位居全省第一,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淄博市正在编制陶瓷砖和水泥两个行业的用水定额,是全省率先启动用水定额编制的地市。
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方面,2020年,淄博将开展“河长制湖长制攻坚行动”,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河湖巡查管护,并以点带面,建设提升一批滨水景观、水上公园,分期分批打造一批“幸福河湖”,推动淄博市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淄博市河湖长制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科负责人吴迪介绍,2020年主汛期前,淄博市将全面完成74处水毁工程修复、7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完成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干流及分洪道、主要支流、蓄滞洪区)主体工程以及5条市管河道阶段性建设任务,大力提升河湖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为引导社会各界形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的浓厚氛围,3月22日至3月底,淄博市水利局将举办线上水利知识答题活动,市民可搜索“淄博水务”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答题竞赛”参与答题,获奖者将获赠具有节水特色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