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晓明 赵博文 通讯员 徐浩
3月12日上午,在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洋创新)的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平台上,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到陕西省某供电公司一基线路杆塔附近出现塔吊和吊车作业,随后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了这家客户的微信终端,提前解决了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故。仅12日一天,像这样的预警图片有18679张被识别,有96张重点隐患图片推送到客户微信终端,为600多个供电公司,9000多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预警,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
在千家万户灯火的背后,离不开动辄成百上千公里的输电线路,通过一基基杆塔串联起来,电力被传输至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任何一次断电事故,都将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解决电网运维的稳定性,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将隐患排除,这便是最有效、最可靠的保障。”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永表示。智洋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对外破、异物、山火、烟雾等输电线路常见隐患智能识别,及时告警预防事故的发生;相较于之前一个月两三次的人工巡视,该系统可以一天远程巡视几十次,线路巡视的效率大大提升。一台台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便如同一基基铁塔上的“啄木鸟”,将供电线路上发生的一举一动实时监控,不仅实现了人力的“解放”,同样大大提升了供电保障的稳定性。
可靠的智能电气设备和解决方案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公司先后参与青岛上合峰会、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等重大活动的保电工作。”刘国永表示,“以2018年的青岛上合峰会为例,我们是现场唯一一家非上市的民营企业,最多时有80多人在场执行保电任务,4000余套设备实现特级、一级线路全线可视化,13天累计拍摄图片415万余张,发现并排除外破隐患共计122处,确保峰会的圆满完成。”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智洋创新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0%左右,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市级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在招才引智方面,智洋创新2019年获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已有博士2人,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硕士近50人,与山东大学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立“蓄电池性能分析实验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研发机构,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方面均取得行业性突破。
核心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智洋创新注入了新动能的发展活力,201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产品:适用于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2018年建成投产的智能化工厂,截至目前,已为全国5000余座变电站和数十万个输电、配电监控点位提供智能化产品及专业化服务,连续多年业绩增长在50%左右。
“在目前国家进行的7项‘新基建’领域中,我们与其中的5G基建、特高压、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均有结合,也让我们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谈及未来发展方向,刘国永这样说道,“目前淄博提出的‘六大赋能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也为我们创新创业、全速发展提供着坚实的后盾力量。”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正在进行客户订单的生产。
3月12日,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平台发现隐患后,将隐患信息实时传达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