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贸易
1-2月份,受春节假期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外贸进出口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经调度,目前我市外贸企业在手订单整体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订单转移情况。但省外员工返岗难、防疫物资短缺、省际物流运输不畅通等问题,造成多数企业特别是橡胶轮胎企业达产率不高,在手订单执行率较低。1-2月份,预计全市完成进出口215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出口35亿元,下降30%,进口180亿元,下降11%。
另外,疫情导致的国际贸易环境形势严峻,增加了国际产业链条的不稳定性。60%以上的企业反映,境外客户对国内企业订单执行能力持观望态度,暂缓或推迟新下订单,全市新签订单同比下降30%左右;部分客户新签订单以产品按期交货为前提条件,或增加对产品检测、货柜消毒等条件;加上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国外客户来访、商务洽谈等市场开拓活动和产品推广活动受限甚至暂停,将对出口企业上半年订单情况产生一定影响。
市商务局建立四项服务机制,全力稳定外贸增长。一是建立企业复工服务推进机制,成立了外贸企业复工工作专班,市县两级对企业复工情况实行日调度、全覆盖,加强对企业复工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推进,截至3月2日,全市有553家外贸企业复工,复工率67.2%,83家进出口额1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已有80家企业复工,复工率96.4%。二是畅通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建立外贸企业问题直报制度,及时收集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向省商务厅报送18家重点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情况,以及解决进口原油滞港、畅通进出口货物运输通道等10余条意见建议,积极协助解决。三是建立商务法律服务机制,聘请北京德和衡等专业涉外律师团队,成立了全市应对疫情商务法律服务工作组,为企业提供有关国家贸易限制措施应对、不可抗力条款履行、贸易合同纠纷等专业法律指导。四是完善部门协作保障机制,加强与海关、税务、信保等部门信息共享,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通关便利化措施,做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保障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共办理出口退税4.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市270家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38.7%,今年发生报损案件5笔,报损金额16万美元,正在积极进行货款追偿。
二、利用外资
1月份,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1546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6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3.64%。从县区开发区情况看,垦利区实际使用外资240万美元,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20万美元。为推动利用外资工作稳步开展,加强了政策措施力度,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点对点”服务制度的通知》和《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境外招商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通知》。深化指导服务,切实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复工的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利用外资尽快到位。完善全市境外“双招双引”重点推介项目库,筛选论证提报不少于6个境外招商重点项目。加强调度联系,通过网络渠道和实地对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和投资动向,传递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投资经贸活动和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