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到巍巍蒙山之巅,一个生活工作在沿海一线城市的80后,只身一人来到偏远山区的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诺言。不想,在蒙山脚下,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遭遇战”,他在抗疫战斗中锤炼成长,思想和灵魂经受一次考验和洗礼,更让他对医学和人生有深层次的认知。
他就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派驻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业务院长刘广伟。
沉着冷静应对疫情“遭遇战”
“刘院长,快看这个病人肺部CT,有明显的阴影。” 2020年2月2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一位发热老汉来到柏林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就诊,当班医生叫了起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委派的省派“业务院长”刘广伟快速来到影像科,看到CT图像上肺部多发不规则的、毛玻璃状阴影,心里咯噔一下,这应该就是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描述的影像表现。
刘广伟马上冷静下来,立即安抚患者并将患者隔离在CT室,并清空诊疗区域待诊患者,随即向卫生院长徐刚汇报相关情况,仔细询问患者家属相关流行病学史。
刘广伟耐心地询问老人患病经过和症状,并反复问老人有没有和外地来人接触。得知老人孙女是年前从武汉回来的,年前年后一直生活在一起!
综合所有诊疗信息,刘广伟判定老人为新冠肺炎高度疑似病例。
“所有区域马上消杀,暂停所有病人检查,区域封闭,立即准备转诊,上报县指挥部---”从那一刻起,一场疫情“遭遇战”在蒙山脚下打响。
第二天,老人采样检验结果出来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一时间,医院空气里都凝聚着紧张的气氛!
这是平邑县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连日来,平邑县没有出现确诊患者,疫情平稳,可正当人们紧绷的精神舒展开时,突然出现的确诊患者让人们倾刻间紧张起来。处在风暴眼的柏林镇卫生院压力骤然升级,也将肩负起重大责任!
刘广伟严格按照新冠肺炎应急响应预案,指挥各科室密切配合,工作周密规范,高效及时完成患者转诊任务。经县疾控中心专家评估,医务人员防护到位,无一人判定密切接触,继续返岗开展防控工作。
“业务院长”的使命与担当
初见刘广伟,高高的个子,文文静静的大男孩样子。1985年出生的他,标准的80后,青春年华都写在脸上和一举一动上。
刘广伟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外科学硕士。去年8月,刘广伟积极响应山东省卫健委“选派优秀卫生人才到扶贫重点乡镇和薄弱乡镇卫生院任‘业务院长’”的号召,来到位于山东第二高峰蒙山脚下的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开展为期两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别看年纪轻轻,刘广伟就已获“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服务先进个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称号,业务能力强,干事认真踏实。
转移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点观察、到疫点村筛查……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一个多月来,刘广伟一直践行责任、担当和使命,坚守在一线,很久没睡过一晚好觉、吃过一顿好饭。
2月4日,受当地政府委托,刘广伟对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培训,同时对隔离观察点的布局及流程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培训结束后,来不及休息和就餐,刘广伟就首批次进入疫点开展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转移工作。
与密切接触者面对面,就意味着离病毒最近,有被感染的危险,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业务院长,他义不容辞地冲在第一线。
密切接触者转移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但要指导转移人员隔离注意事项,安抚情绪,缓解精神压力,还要安全地送到隔离点。刘广伟连续转运7个密切接触者,持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没喝水、没吃东西,为的是不想浪费防护服,为的是快点完成转移,减少他们和外界接触机会。
他每隔几天就要去密切接触者隔离点了解医学观察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2月14日,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卫生院又紧急组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筛查工作队,深入疫点村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筛查工作。
在进村筛查的当天,突降大雨,刘广伟和同事冒雨坚持工作。天气太冷,电子体温计在室外可能存在误差,刘广伟和同事就采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每测量一个,就要将温度计浸泡在酒精中消毒后再次使用。这无疑延长了工作人员在户外严寒下的工作时间,直至晚上7点结束当日工作时,刘广伟冻得浑身颤抖,双手麻木。
第二天,大雪飞舞,刘广伟依然带领工作队顶风冒雪继续开展筛查工作。在镇政府、公安系统、村领导班子的密切配合下,2天时间圆满完成2000余户近4300人筛查任务。
卫生院的“主心骨”
整整50多天没有回青岛那个温暖的家了。每当夜深人静,刘广伟和家人视频通话后,都长时间回味家的味道。
刘广伟的单身宿舍是简陋的,位于病房楼的顶层,一间房一张床,一张布满书籍和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台,墙上挂着几身换洗衣服和一个写满备忘日志的白板,一包干瘪的面包放在一箱方便面上面……
如果刘广伟没有选择来到这里,在300多公里外的青岛温暖的家里,有妻子周到的照顾,有可爱的女儿每天等他下班,过着温馨而又简单的小日子。
但刘广伟一点不觉得苦,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就职近半年来,在他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努力下,从业务指导、管理提升及设备引进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帮扶,卫生院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在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他们正一步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帮扶薄弱乡镇卫生院的目标要求稳步推进。
“让‘逆行者’更安心。” 乡镇卫生院是疫情防护的“前沿阵地”,刘广伟作为业务院长冷静地完善卫生院防控机制、为医务工作者做心理疏导、建立信息化交流渠道,刘广伟成为真正意义上“业务院长”和大家的“主心骨”。
从平邑县部署严控疫情工作开始,刘广伟就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请缨承担疫情防控任务,对全院职工开展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认知、防控、应急培训及应急演练,以实战状态检验科室临战能力。
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是坚强的卫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医院诊断出确诊患者后,不少医务人员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刘广伟和他们交流谈心、推送心理辅导资料、建立心理咨询通道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以积极的心态正面疫情。
信息化建设是乡镇卫生院的薄弱环节。刘广伟积极创新探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医院钉钉办公系统,全院职工可通过手机端观看知识培训视频直播,创建线上培训知识考核、电子化公文流转审批程序等系统,大幅提升医院管理效能。
青岛有浩瀚无边的大海,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大山,山海相连心相印;从拥有一流医疗条件的大医院,到医疗资源薄弱的乡镇卫生院,35岁的刘广伟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成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救死扶伤,不辞艰辛……”这是刘广伟学生时代的庄严宣誓。而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遭遇战”让他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坚守信仰,践行初心和使命。(记者 林鹏 通讯员 孙兆军 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