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人类与病毒共存的历史
一场新冠,让2020年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了。病毒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上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 但其实,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就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千百万年的进化,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疾病,即便是科技高度发达及防御手段多样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忽视病毒的存在,而免疫力,则是我们自身去抵御病毒的最后一块屏障。
截止至2020年3月,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近几日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与此同时,境外多个国家却疫情告急。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5000例。尽管当前,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丝毫也不能放松。同时疫情在许多国家出现,呈现多发快发态势,抗疫工作,仍不容轻视。
此前2月6日,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被问到治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的时候,回应称:“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2003年的SARS,死亡率是10%。为什么很多人病的严重?因为当一个新的病毒攻击人类,你对它没有抵抗力,只能靠我们的免疫力。”
因为免疫力有的是依靠人为影响形成,比如免疫接种,建立人群免疫来阻止疾病的传播。但有效的疫苗应该至少两年才能完成临床实验,而且疫苗总是在疫情发生以后才能完成的,很多患者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等待疫苗。因此,增强自身免疫力,是目前狙击新冠的“特效药”,当每个人都建立起免疫力屏障,阻断病毒蔓延途径,才能在这场疫情当中取得阶段性胜利。
面对疫情,全民急需加强抵抗力
病毒,往往是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凭借自身免疫系统的不断升级才能“扛过去”,据之前国家卫健委统计,在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男性占了2/3,女性约占1/3,并且以高龄为主,80%以上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75%以上存在一种以上基础疾病。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死亡人群的确是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为主。
而作为抗击新冠病毒的排头兵,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他们吃饭不定时,作息不规律,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而且还需要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病毒载量较高,所以说一线医务人员其实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最高危人群,不仅容易受感染,也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那么,即便是不在一线的工作者,也非年纪较大的长者,就不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了吗?
非也。
随着复工及复学潮的来临,社会活动开始恢复正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繁,在疫情还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而免疫力除了对抗新冠病毒外,更是人体健康的保护伞,无时无刻都应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那么,哪些人或者哪些症状预示着免疫力降低了呢?
经常感觉到疲劳
即便没有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仍觉得休息不够,睡眠后短暂恢复体力,又迅速进入疲劳状态,
反复感冒或肠胃较差
您一定见过身边的朋友隔三差五的感冒,且恢复较慢,或者同样一桌人吃饭,大家都没有事情,而他却经常性的肠胃不适,这也是免疫力降低的一种表象。
经常性紧张或者敏感
学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容易让免疫系统“崩溃”。美国心理协会一项报告指出,上班族在完成一项重大任务后容易感冒,这是由于长期压力令免疫系统反应变得迟钝。
除去目前科普的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睡眠时间,合理运动之外,中国营养学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在新冠肺炎防治膳食指导指出,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粉、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而在防疫一线工作者营养膳食指导中更是表明,一线工作者应吃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的食物。
维生素,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缺乏会引起各种疾病,而服用过量,又会出现毒副反应,即便是食物丰富的当代社会,仍有大部分人处于缺乏维生素的状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指出,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了80%。因为膳食结构及烹饪方式的原因,维生素在吸收过程中大量流失,那么,在疫情下,我们该如何正确合理的摄取维生素?
拉斯克维生素营养贴,优于口服,简于注射
维生素B1,顾名思义,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水溶性维生素,因为维生素B1缺乏(thiamine deficiency,TD)流行于18~19世纪,当时在中国、日本,尤其在东南亚一带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
而目前,维生素B1硫胺素已被用于治疗230种疾病,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有助于生成红细胞,增加全身包括肺部氧气供应,促进体内能量的产生,具有丰富的抗老化性能,改善食欲和记忆力。而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粮谷类、豆类、干果、酵母、硬壳果类,尤其在粮谷类的表皮部分含量更高,而现代人大多食用精米,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三文鱼排,猪排等高质量蛋白食品,动物内脏、蛋类及绿叶菜中含量也较高,芹菜叶、莴笋叶中含量也较丰富,但由于部分人群的忌口,加之反复清洗和烹饪方式,维生素B1大量流失。
有鉴于此,拉斯克引入美国进口的维生素营养贴,靠皮肤来保障吸收稳定。
那么也许有些人会好奇了,什么是透皮吸收呢? 简单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透过皮肤的微循环将药物送至全身循环,继而安全排出体外,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比起口服更安全,比起注射更简便操作,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缓解消化压力
降低肝脏压力,降低肠胃压力。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
2)安全稳定,直接药效
比口服给药更稳定地直接进入血液,药效更快、更好;
3)恒定浓度,避免毒副
避免了口服给药过量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4)方便灵活,控制药效
特别适合婴儿、老人和不易服药的病人。
而且拉斯克维生素营养贴富含50mg维生素B1,纯度高达99.99%,经过皮肤吸收,36小时持续释放,安全有效,只需贴在上臂内侧,即可长效稳定补充维生素B1,无需担心服用过量的问题,洗澡前撕下,洗澡后更换新贴,简单便捷。
拉斯克维生素营养贴特别适用于需要补充维生素B1的人群,在新冠疫情尚未远去的当下,给家人补充维生素B1,提升免疫力,提升全家抵抗病毒的能力,是一份诚挚的爱,也是一份健康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