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14省份确诊病例“清零”生活可以回归正常了吗?

0
分享至

当前,中国疫情态势持续向好,十余省份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复业、复市、复学……民众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然而,“零病例”并非“零风险”,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隐患加大,以及各行各业恢复秩序带来的防疫挑战,各地慎终如始,精准施策。

3月16日,贵州省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治愈后从将军山医院出院。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14省份“清零”,这几个地方实现零死亡

3月16日,贵州省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收治的146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全省实现“清零”。

从2月12日西藏在全国率先“清零”算起,截至3月16日下午,31省份中,有14省份已经完成确诊病例“清零”。

这些省份包括:西藏、青海、福建、新疆(含兵团)、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江苏、重庆、天津、吉林、宁夏、贵州。

这些省份中,确诊病例最多的是湖南,自1月21日该省确诊首例患者,至3月14日最后1例住院确诊病例出院,54天内湖南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18例,出院1014例,死亡4例。

已经“清零”的省份中,确诊病例零死亡的省份有五个:西藏、青海、山西、江苏、宁夏。

资料图:3月4日,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出现积极信号,南京市餐饮业开始恢复堂食业务。 泱波 摄

“清零”后,精准防控促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近期,在一些“清零”地区,地方官员频频“打卡”餐厅、带头消费的新闻被网友热议。

诸如,青海海东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下馆子吃拉面,江苏南京市委书记品尝鸭血粉丝汤,等等。

一方面,地方领导亲赴一线督复工、促消费,给企业打气,另一方面,测温进店、分散就餐等示范性做法,也暗示恢复正常生活和坚持疫情防控要把握好平衡点。

随着各地疫情持续转好甚至“清零”,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当属“生活何时回归正常”。

观察已经“清零”的省份,各地在出招促进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秩序的同时,均将精准严格的防控措施作为前提。

例如,3月15日,青海省发布通告称,全省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即日起可全面恢复营业,并提倡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结账,鼓励采取线上外卖、线下打包,错峰堂食、叫号取餐、间隔排队等多种形式,避免排长队。

湖南近期发布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开放工作指南,明确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日承载量的50%,景区观光车、游船等景区内部交通工具采取隔位就坐方式控制乘坐人数。

3月16日,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中学初三学生正在上课。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多个“清零”省份错峰开学复课

疫情向好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已经开始一段时间,在病例“清零”的省份中,错峰开学也已被安排上。

3月9日,青海省部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开学,青海成为今年春季全国第一个学校开学的省份。3月16日,贵州和新疆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在同一天开学。

其他“清零”省份中,山西此前发布通知,全省高三按3月25日做开学准备,西藏公布的暂定开学日期为3月下旬。

对于开学的标准,2月28日,教育部曾发布通知明确三个原则: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日前对媒体表示,各地是否达到开学的标准,要看专家的研判。“青海、山西、贵州等地在做出开学决定的时候,认真听取了疾控专家的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资料图:边检工作人员旅客办理入境边检手续。高鑫 摄

病例“清零”,防控不能归零!

全民战“疫”一个多月,一些省份终于获得“清零”战果,接下来的防控能不能放松点?

显然,数字“清零”并不能让防控“归零”,一个重要的信号是:有的省份本地确诊病例“清零”,但是,又来了境外输入病例。

例如,甘肃、河南两地虽然本地确诊病例“清零”,但均出现了境外输入的病例。目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河南累计1例,甘肃累计42例。

进入3月,中国战“疫”局面持续向好的同时,疫情却在全球进入“大流行”阶段。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追踪的公共卫生机构数据,截至15日,中国以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超过8.5万人,首次超过中国国内确诊总数。

另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截至3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3例,连日来,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中,多数来自境外输入。外防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实际上,已经“清零”的上述省份,近期也均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要求“外防输入”,警惕疫情反弹风险。

面对疫情,必须慎终如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则天乾陵外61个无头石人,1000年无人能解,最终被两个农民解开

武则天乾陵外61个无头石人,1000年无人能解,最终被两个农民解开

文史达观
2023-09-25 19:38:31
云南一警花车内被枪杀,丈夫判死缓,2年后真凶落网,身份意外

云南一警花车内被枪杀,丈夫判死缓,2年后真凶落网,身份意外

佳琪Feeling
2023-09-20 21:32:34
市场持续恶化,港口开始裁员 | 港口圈

市场持续恶化,港口开始裁员 | 港口圈

港口圈
2023-09-26 17:17:41
目前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实际上已经陷入到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了!

目前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实际上已经陷入到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了!

蚂蚁八卦撼大树
2023-09-26 15:29:05
旁观俄乌之战超一年,吹嘘东风饱和攻击无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旁观俄乌之战超一年,吹嘘东风饱和攻击无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葛剑生
2023-09-25 10:08:27
福建女富豪邀清华才子进门,因一个动作,生命定格在40岁

福建女富豪邀清华才子进门,因一个动作,生命定格在40岁

一场奇遇日记
2023-09-13 22:05:39
2003年北京母亲为逼女儿分手,多次跟女儿男友发生关系,后来如何

2003年北京母亲为逼女儿分手,多次跟女儿男友发生关系,后来如何

可乐谈情感
2023-09-17 19:49:42
陕西信达宣布解散

陕西信达宣布解散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9-26 23:54:40
乐福鞋“不香了”,今年更火的是“丑丑鞋”,时髦保暖不说还百搭

乐福鞋“不香了”,今年更火的是“丑丑鞋”,时髦保暖不说还百搭

垚阳影视
2023-09-26 12:41:23
刘汉东莞新东泰被欺负,找郑州武校教头帮忙报仇!

刘汉东莞新东泰被欺负,找郑州武校教头帮忙报仇!

否知
2023-09-21 21:21:49
平均每天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能不能公布品牌让用户避避雷?

平均每天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能不能公布品牌让用户避避雷?

瘦身潮人
2023-09-24 13:32:59
女子明码标价公开找金主,约会陪睡都是小事,只要给钱什么都干

女子明码标价公开找金主,约会陪睡都是小事,只要给钱什么都干

王小乖
2023-09-26 14:30:08
伊能静儿子高调公开取向,晒与洋人男友亲吻照,网友直呼:恶心

伊能静儿子高调公开取向,晒与洋人男友亲吻照,网友直呼:恶心

茹小安说
2023-09-24 23:08:39
杭州亚运会升起朝鲜国旗,WADA声称违反禁令,威胁制裁亚奥理事会

杭州亚运会升起朝鲜国旗,WADA声称违反禁令,威胁制裁亚奥理事会

搞笑先生的日记本
2023-09-25 23:31:39
腾讯立功!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腾讯立功!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次元君情感
2023-09-26 15:19:23
收官战,爆大冷!中国梦之队惨败韩国,对手包揽三金,一片哗然

收官战,爆大冷!中国梦之队惨败韩国,对手包揽三金,一片哗然

大咖唠体育
2023-09-18 12:54:08
“谁敢娶”重庆一老汉6个女儿不上班也不结婚,父亲犯愁嫁不出

“谁敢娶”重庆一老汉6个女儿不上班也不结婚,父亲犯愁嫁不出

爱意随风起呀
2023-09-26 18:53:00
亿万富豪娶外甥女为妻,被表姐夫剁成108块,5位情人争遗产

亿万富豪娶外甥女为妻,被表姐夫剁成108块,5位情人争遗产

一场奇遇日记
2023-09-14 22:23:59
取消限价,放松限购,成都楼市重磅放松!

取消限价,放松限购,成都楼市重磅放松!

樱桃大房子
2023-09-26 22:28:23
新大瓜!又一个公务员出轨女同事,露骨聊天记录曝光

新大瓜!又一个公务员出轨女同事,露骨聊天记录曝光

阳阳聊情感
2023-09-25 20:47:22
2023-09-27 08:04:49

头条要闻

上访村民收劝返干部路费被判寻衅滋事 再审改判无罪

头条要闻

上访村民收劝返干部路费被判寻衅滋事 再审改判无罪

财经要闻

华为发布会迷局:Mate 60去哪了?

体育要闻

男篮亚运史:这一次,换谁来顶上?

娱乐要闻

热巴时装周生图曝光!妆容老气显沧桑

科技要闻

菜鸟上财年收入778亿,三成来自阿里集团

汽车要闻

售16.58万 哈弗二代大狗PHEV 105km潮电版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游戏
艺术
旅游

亲子要闻

宝宝奶声奶气叫妈妈,可爱的小奶音把妈妈都萌化了、

家居要闻

自由与纪律 感悟大宅之美

《崩坏:星穹铁道》PS5平台预约玩家突破100万

艺术要闻

现场|雨中“共栖”,徐汇滨江再迎城市空间艺术季

旅游要闻

济南这个小镇中秋真的有点东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