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渤海
风和日丽的3月15日上午,淄博中心城区金晶大道的一家酒店已告别了此前持续一个多月的宁静,重新变得热闹起来。设于一楼的无接触到店取餐处,不时有外卖小哥前去取走打包好的午餐,工作人员需要核对信息登记,忙得不可开交。
“您好,这里是海悦大酒店,……还有房间,先生请问您几位……”同样忙碌的,还有酒店前台的工作人员郭晓玲。上午10点18分开始的十几分钟里,她就接起了六个电话,有预订房间的,有致电咨询的。
郭晓玲在春节到来前休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止改变了春节的味道,也打乱了她的工作节奏。她在酒店工作六七个年头,往年春节忙的团团转,今年春节又闲得人心里发慌。
“以前春节,酒店都是正常营业的,今年因为疫情停止营业很长时间。对个人影响肯定有,现在80后谁没有点压力呀,比如还房贷什么的,不工作怎么行?”郭晓玲告诉记者,“开工了,人的心里就踏实多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相信春暖花开的日子近了”。
这份踏实,也源于餐饮企业逐步开放堂食经营的一份文件。3月12日,淄博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疫情防控措施促进餐饮企业有序堂食经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淄博将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分批分次、安全有序的原则,优先安排规模较大、经营规范的餐饮企业逐步开放堂食经营。
在郭晓玲接电话的时候,海悦大酒店副总刘聪正在迎接淄博市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检查组走后,她依旧没有闲下来,电话一个接一个。
3月15日,在海悦大酒店前台,郭晓玲正在接听预订电话。
“酒店是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二暂停营业的,3月3日恢复外卖,3月14日恢复了堂食。停业时间长达37天,从2011年11月份开业至今,酒店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经营困难。”刘聪表示,疫情对于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影响,餐饮行业首当其冲,房租、人员工资、经营损失,早就订好的好几场年会都取消了,现在虽然恢复了堂食,但酒店房间座位数有严格限制。
3月15日,在海悦大酒店厨房,戴着口罩的厨师正在忙碌着。
不过,开放堂食后的这两天,刘聪的心里其实也有欣喜,经营状况虽然远不如平时,但依旧超过了她的预期。“昨天我们准备了12个房间,最后开到了15个,还推掉了至少五六个房间的预订。这还不到11点,今天中午已经订出去14个房间了。”刘聪说,酒店在外卖方面推出了海悦微信公众号、云餐厅点餐,还组织了植树节活动增强客户黏性,他们对于餐饮业重返兴盛有信心。
同样处于恢复正常经营状态过程的,还有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3月15日中午,记者在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网上下单的顾客配餐并提供配送服务,所有环节经过严格把控,配送箱清洁消毒,确保食材安全健康。原本经营堂食和为顾客提供住宿的饭店正想办法“营业自救”,降低疫情对酒店的影响。
3月15日,在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厨房,工作人员正进行手部消毒。
“像员工从上班一进厨房,必须要洗手,必须要量体温,仪容仪表必须要合格,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厨房里面所有的刀、抹布都是区分管理的,每餐进行消毒,另外,厨房里面还有紫外线消毒。”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总经理助理尹桂强说,目前,酒店正在有条不紊地全面复工营业。
3月15日,在淄博蓝海国际大饭店测温处,工作人员正给一位顾客测量体温。
从淄博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调度的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产企业数据来看,截至3月14日下午4时,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复工156家,复工企业数量占比为88.14%,返岗人数18143人。
目前,开放堂食经营的餐饮企业正严格按照《指导意见》落实各项要求。根据《指导意见》,用餐人员进店时必须测量体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除就餐外,用餐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就餐要保持1米的距离,不大声喧哗,不近身交流,不在餐厅闲聊等,并推行安全的“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就餐模式,建立用餐人员可溯源制度,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实行预约就餐、错峰就餐,结账时优先使用手机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