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赞名 通讯员 朱珂 报道
晨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淄博经济开发区财政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经费保障,通过减税降费、贷款贴息、援企稳岗等措施,对冲疫情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夯实财源基础。把财政资金投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产业领域企业,全力加快经开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夯实财源基础。截至2月底,淄博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234万元,增收3242万元,增长27.03%,增幅排在全市第1位。
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将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财政金融运行分析,联合税务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切实掌握主体税源及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科学研判收入趋势。主动履行财政职能,以税费优惠、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政策为着力点,在加强疫情防控保障的同时,通过企业负担上做“减法”、防疫支出上做“加法”、财政贴息政策上做“乘法”,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目前,企业共享受新购设备税前扣除3.73万元,享受公益捐赠优惠政策17万元,享受贴息贷款20万元。另外322家中小微企业享受各项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做好企业复工的金融服务工作,强化保障企业各类需求,不断加快企业融资步伐。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确保政策及早见效。主动履行财政职能,区财政局设立2000万应急转贷资金和1000万风险补偿金,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协调银行着手制定“科技贷” 等贴近企业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并通过贷款贴息、贷款资金、购买可转债等方式,及时将政策和资金兑现到位,帮助企业尽快实现复产达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积极协调齐商银行,24小时内将淄博第一笔疫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应急贷款拨付到位。截至3月10日,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2000万元贷款支持疫情防控企业及相关行业。
加大疫情防控财政保障力度,加速资金拨付流程,确保防疫资金快速到位。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合理筹集调度资金,加大财力保障,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使用,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疫情救助、防疫物资采购等资金快速保障到位。同时完善资金监管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截留、挤占、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真正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截至3月10日,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15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