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东八湖镇东北角,地处沭河西岸,有一个叫作前石拉渊的村子。在抗“疫”阻击战处在吃劲阶段、工农业复工复产近在眉睫的关键时候,村里一手抓严防输入,一手抓复工复产。趁着大好春光,村民忙着春耕,工人加紧生产。
可是,在一个月前,这里却不是这个样子。前石拉渊村,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战“疫”后,才走上了生活的正轨。
在2020年春节前腊月二十之后那一段时间里,石拉渊村民忙着办年货、走亲戚、串朋友。但是,一次不经意的亲戚走动,一回毫无征兆的普通串门,却给这个村蒙上了“阴霾”。邻县一位妇女带着许多年货来本村看望90岁的老父亲,还见到了一年未见的至亲姐妹,并吃了一顿团圆饭。一天后,因为来自疫情重点地区,被当地政府强制隔离,并经核酸检测呈阳性。得到确切信息后,八湖镇党委政府和村里第一时间对多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并按时进行量体温,进行检查检测。
为确保密切接触者的身体健康,镇上村里除了对他们进行严格隔离外,还对他们的家人采取了安全措施。对实行隔离的人员,村里送水送饭,定时消毒,按时查检,服务周到。对村民的宣传,村里也费了很大心思。大喇叭、宣传车白天轰炸,明白纸、宣传页每人都学,让村民不要串门,注意防疫,讲究卫生,消除恐慌。村口卡点由村干部和党员黑白昼夜轮流值班,严防进出,严格消毒,量测体温。按照居家隔离14天后如核酸检测呈阴性即解除隔离的要求,本应该按期解除,但镇党委根据外地出现的先阴性又转阳的情况,为慎重起见,将核酸检测均呈阴性的7位村民再送到镇医院进行集中隔离,进行科学的医学观察、严格的日常理疗和温情的心理辅导。在下一个14天的观察周期后,经检测7人均呈阴性。这个结果,让所有人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地里的庄稼蔬菜缺水少肥了,果树需要剪枝修整了,村里安排村民在不聚集、有防护的情况下,可以到田里劳作。接到上级复工复产的通知后,村里的大小企业也都陆续开了工。在靠近沭河的非常显眼的19个双孢菇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迅速发育成长的蘑菇像繁星一样密密麻麻地立在架上,鼻子眼里都是喜庆。
村支部书记董振忠是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和支部村委一班人不管哪项工作,都想在头里,冲在前面,给村民树立了榜样。区派村第一书记、农业局干部刘庆勇和副书记王鹏坤接到任务后,吃住在村,参与卡口值班和春耕春种技术指导;王鹏坤还自掏腰包为村民购买了14桶消毒液。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村子正在轻装上阵搞生产,心无旁骛抓经济。
据悉,前石拉渊于1942年建立党支部,是河东区最早建立党支部的村子之一。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以来,该村对上积极争取,同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修了村中路,建了鲜切花栽植基地,村民文化健身广场建设在沭河岸畔,是一年四季中村民晚上的好去处。(记者 王艳彩 通讯员 王金贵 张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