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高金国
3月10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到新闻单位调研,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并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找准坐标定位,讲好淄博故事、传好淄博声音、聚好淄博力量。
在讲话中,江敦涛书记特别指出,要充分运用平台思维,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作品,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对媒体而言,平台思维尤其重要。媒体首先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既要有传统媒体,更要有新兴媒体,逐步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跨越。平台太小、平台太弱,承载的东西就很少、力量就很弱,像一个人哑了嗓子,做得虽好,却说不出来。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淄博,不仅要会“做”,更要会“说”。正如江敦涛书记所言,淄博是一个“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为什么被“严重低估”?因为长期以来外地人对淄博的成见,因为淄博头上戴了很多年的“老工业城市”帽子。真正到过淄博的人,往往会发出惊叹:眼前的淄博,和印象中的淄博,大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因为做得虽多,说得却少;或者虽然说得挺多,但没说好,没说到人们的心坎里去。有时候,几句动人的话、几幅感人的图、几秒活泼的视频,只要说得巧、播得妙,一下就能让人们的印象来个大转变。这个转变靠什么?靠淄博人的做,更靠淄博人的说,尤其是媒体的“说”。
要想“说”得好,没有平台不行,平台不强大也不行。搭建平台,必须强调平台思维。
有了平台思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来说、说什么。表面看,是媒体在说;但实际上,媒体只是一个话筒,本质还是淄博人在说、淄博人在唱。
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淄博需要鼓劲、加油,需要提升精气神。加速崛起是一次大合唱,既需要高明的指挥者,又需要全体淄博人的努力、配合。记者的镜头,不仅要对准指挥者,更要对准普通人。只有如此,才能汇聚成动听的“淄博好声音”,并让它“一曲风行”。
淄博的凤凰涅槃,也是“老工业城市”这一陈旧标签的涅槃;淄博的加速崛起,也是“活力淄博”这一崭新形象的崛起。去掉旧标签,打造新形象,展示淄博人,唱响好声音,媒体责无旁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