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里,小草挺直了身姿,用绿油油的外衣装扮着大地;山体公园上,待放的花苞缀满枝头;道路绿化带,一棵棵灌木静待扎根……与美景相伴的,是另一幅景象,园林绿化的工作人员,正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明媚的春光里,为精致城市增添浓浓绿意。
在威海公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树木补栽。本报记者 刘志鹏 摄
身边有座以跑步
为主题的公园
“嘀嘀——嘀嘀——”3月9日上午,家住环翠区望海园周边小区的居民孙明光的耳中传来一阵阵的机械声。
不远处,望海公园景观工程现场,“420挖掘机”和“5吨铲车”这对好搭档正在忙碌地进行土方作业。
看到家门口的望海公园正抓紧施工,孙明光感叹道:“马上又要多一个遛弯的好去处,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啊!”
位于统一南路以西的望海公园是一处以跑步为主题的公园,分入口区、热身广场区、芝樱花海区和停车区等,由五条不同颜色透水混凝土彩虹跑道将各个分区串联起来。不同长度的跑道方便不同人群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进行锻炼,项目预计11月底完成施工。
跑步主题的公园正对了“跑步迷”孙明光的“胃口”。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前孙明光每个周末都要绕路到海边跑上几千米。
现在,自家楼下就要“上新”跑步公园,孙明光整天都在日历本上算着日子,期待建成后可以肆意奔跑。
“老孙,你看到没,楼下公园在施工呢。”“听说年底前就能建好,到时候咱一起去玩玩啊。”……微信群“叮——叮”响个不停,几个老朋友在热烈讨论着公园建成后的“游玩”计划,孙明光也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自己刚刚录制的施工视频。
3月推土方、4月栽乔木、7月种草花……虽然眼下的望海公园还只是一个土坡,但孙明光相信,过不了多久,自家楼下就会花开四野、密林葱茏。
在悦海公园,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智能灌溉系统。本报记者 刘志鹏 摄
“智能灌溉”
让植被“喝”上返青水
阳春三月,又到了给植被浇灌返青水的时节。
今年,市直海滨公园的园林绿化方式发生了变化——只需点开“智慧园林”APP,选择“智能灌溉”,喷淋水管便会自动供水,全程不需人工施灌。
绿化灌溉有了“神助攻”,这让公园的管理者们激动不已。
3月9日一大早,悦海公园养护负责人原海峰便迫不及待点开软件,安排起返青水的灌溉:设置时长,启动水阀。
一溜小操作,不远处的草坪随即喷洒出伞状水花。听着咝啦啦的水声,原海峰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有了科技搭伴儿,绿化工作更加便捷了。”
早春时节给植被浇灌返青水,是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提起以前做这项工作,原海峰就会冒出一脑门的汗:灌溉全程需五六个人,浇多长时间、浇多少水量更是全凭感觉,植被是否“喝足”根本无法保证。
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区域内的土壤温度、含水量就可一目了然,远程便可完成返青灌溉操作。最重要的是,“云”操作,更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对绿地的管护能力和精细化水平,让园林绿化工作也更加精准科学高效。
“返青水喝得足,今年绿意肯定会更浓。”原海峰说,目前悦海公园灯塔南侧3万平方米的绿地区域已使用“智能园林”APP进行全面监管,实现对公园景观的智慧管理。
接下来,公园还将根据APP使用效果,扩大覆盖面积,实现植被生长、农药病虫害监测、视频监控实时管理,实现自动调整灌溉轮次,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用“大数据”守住精致城市的浓浓绿意。
环山快速路望岛立交段道路绿化施工现场。环翠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供片
望岛立交“穿”上绿衣裳
雪松、龙柏、桃树、樱花树、国槐……3月9日,在环山快速路望岛立交段道路绿化施工现场,排排乔木已栽植完毕。再过些时日,这里的桃花、樱花将相继开放,在龙柏、雪松的映衬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栽植龙柏要保护好它的根系,一定得踩实,要架护好,咱得保证成活率。”环翠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绿化施工员邵仁敏一边仔细地检查着刚刚栽植好的龙柏,一边给工人再念叨着注意事项。
春季正是移栽苗木的好时机。施工现场,四组工程队、70余名工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大型吊车将龙柏自高处吊下,栽植队的工人们再一棵棵栽植好,运石组工人赶紧进场将清理的土石运走,防护组及灌溉组工人则默契配合着对苗木进行架护、浇水。一上午时间,近百棵龙柏在风中挺立,远处瞧起来,这片土地仿佛披上了绿衣裳。
绿化建设进展要迅速,可栽植质量更不容许丝毫忽视。邵仁敏的牛仔裤腿和运动鞋沾满了泥点子,就连口罩也常被尘土染黄了。“为保证栽植苗木质量,所有的苗木都尽可能在市内采购,当天运送、当天移栽。所有苗木,我都得一棵棵看过、扶过才放心。”
望岛立交段采用三层立体绿化进行造景,上层选用造型国槐、玉兰等大乔木作支撑,中层选用花灌木,底层种植常绿地被植物,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不仅移步易景,还随着季节变化“换新衣”,展现环山路沿线高颜值。
目前,望岛立交段乔木及花灌木栽植已完成80%,即将栽植地被植物,预计6月将全面完成绿化工程施工建设。
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