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除了逆行“白衣天使”、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是身穿“红马甲”寒风中值守,或是以“无名氏”的身份藏在闪光之下各尽其力援助前线。他们如同星星之火,在这场战“疫”中散发出夺目的红色光彩,点亮希望。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推进,2月2日,开发区胜利街道发布了志愿者报名招募公告。短短时间内,社区老党员、热心居民和各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百余名志愿者集结到各社区请命。“这个差不多有80斤,我每天都是背着它在社区楼栋、重点区域进行消毒消杀。”东营义工志愿者林宁指着背后的消毒箱说道。从大年初四开始,东营义工协会、东营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十多名志愿者兵分三路,对锦华、瑞盛、青胜等多个社区的居民区进行全面消毒。
“现在街道面临医务工作者紧缺的难题,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及时补位。”来自佰昆康复中心的志愿者表示。招募志愿者号令拉响后,佰昆康复中心作为胜利街道的共驻共建单位,第一时间组织4名医护人员参与到街道的随访测温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紧缺状况。
尚无休止的闭门假期、每日播报的冠肺炎疫情信息,担心、焦虑、疑病、失眠……种种应激反应困扰着一部分居民。胜利街道的心理咨询师们主动请缨,成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小组,为辖区居民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我们一般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或者音频等多种途径对居家隔离人员、网格员们进行心理疏导。”值守在翠湖社区的心理咨询师岳中燕介绍道。
“小伙子,先吃点饭吧,我帮你看着,你放心!”这是在锦泰社区做志愿的63岁老党员王克明最近常说的一句话。为了能让社区工作人员吃上安心饭,家住西城的王大爷每天中午到锦泰社区当“替补员”,承担起了“饭点”排查工作。“父亲是我心中最美的志愿者。”同样也在社区工作的女儿拍下了父亲执勤的身影,心疼又骄傲。
胜景社区金山小区居民袁勇国是一名退伍军人,同时也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退役多年,但袁大哥声声誓言道:“骨子里流淌着党员和军人的双重血液,我会时刻想着我是一名党员和一名退伍老兵,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袁大哥有着常年的老寒腿,但一天长达10小时的执勤依旧尽职尽责,没有怨言,甘心付出,发挥着一名老党员不退色的余热,传播着一位优秀军人的正能量。
唯有青春无畏,方可彰显青春无悔。胜利街道的志愿者团队中也不乏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吴怡宁是山东医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寒假在家的她看见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在一线非常辛苦,便主动帮助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吴怡宁说道。和吴怡宁一样,鲁东大学大二学生孙晓飞也主动请缨,来到了胜宏社区惠园小区疫情防控劝导点值守。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年轻的大学生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前路有光,背后有爱。这些逆行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把爱与善、光与热,传递到胜利街道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股新生力量。在这场群防群治的战“疫”中,每一件“红马甲”,都是努力的勋章;每一抹“志愿红”,都是春暖花开的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