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咏雪 通讯员 刘小芸 报道
晨报讯 “我们只是做了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赢得了患者这么多赞誉,还给我们写了感谢信。”3月4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中心医院赴鄂“战士”们给患者发放了一些励志纸条,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策划者王慧玲更没有想到此举动赢得了患者无数点赞和好评。
王慧玲、郑鹏、王欣都是山能淄矿集团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一起跟随山东省第十二批医疗队赴湖北援助。在工作中,他们说每一天都充满着感动,除了做好最基本的治疗与护理,关注最多的是每一位患者的情绪变化。“看见5床奶奶笑了,我们会为她开心;16床的小伙儿说回家后给媳妇做紫菜汤、排骨汤、西红柿汤,我们会为他助力;78床的叔叔说他明天就会出院,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王慧玲说,她们最开心的就是看到患者的笑容,听到患者的笑声。
“我一直以为,这些积极的心态会持续到每个人出院,可是慢慢发现,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被房间隔离着,但不能被爱隔离,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我们的爱传递出去,给他们持续的温暖与关怀?”细心的王慧玲发现有些患者依然缺乏信心,最需给予力量。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多医生都认可这句闪耀着人文之光的名言,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给予患者关怀同样重要。
3人回到宿舍后,竟然不谋而合地想到一起,计划通过在家乡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时常用的沟通方式——给患者写“励志暖心小纸条”。说干就干,3人立即行动起来,想一些励志的、暖心的词语,动手剪好卡片,然后一笔一划认真写下来,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大功告成”,他们为这小小的计划感到满足。
“晚上我们就把小礼物带进了病区,怕打扰到患者休息,所以只挑了三个没有熄灯的病房,在确认大家现在还不想休息的情况下,我们分发了小卡片和我们带的小甜点。”王慧玲说,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们内心是有一点忐忑的,但在进入到第一个病区之后,她们就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都在夸我们、感谢我们,说我们的小诗很美。”
第二天,一位患者发自内心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还是忍不住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你们想到做这件事?我觉得,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们,他们与我们,走进了彼此的内心吧。”说起感谢信,王慧玲依然激动。
“亲爱的同胞
今日可无恙?
看到你慢慢好起来的模样
疼在心上
也暖在心上
我知你所有努力全然不是为自己
是为家人为家乡为了中国大后方
坚持到底,咱不慌
樱花已绽放
东方现曙光
我们在等你一起
把这个春天点亮”
就如诗歌所写那样,她们与所有的战疫队友们正努力把这个春天点亮。
王慧玲、王欣与收到“励志卡片”的患者合影。
王慧玲、郑鹏、王欣为患者写的“励志卡片”。
郑鹏在为患者写“励志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