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博文 通讯员 孙玉娟 王淑娟
“你好,经沣水镇政府和张店区工信局同意,明天我们厂要复工,急需用蒸汽,可以投运供热管道吗?”春节刚过,山东瑞海米山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到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淄博公司)。
“好的,我们都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可以投用管道。”2月15日上午9点,经过紧张调试,瑞海米山供热管道蒸汽压力、温度参数趋于平稳,管路投运成功,蒸汽源源不断流向用户。疫情期间,第一次长距离管线操作圆满完成功。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急需的热源支持越来越多,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华电淄博公司一路绿灯,保驾护航。
华电淄博公司#5-6机组外景(资料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淄博市主力电源、最大热源单位——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与时间赛跑,“两大一小”热电机组火力全开,扛起辖区内供电供热、保障民生的重任。
疫情当前,保供电供热就是战“疫”! 数据显示,疫情暴发以来,华电淄博公司电源、热源供应稳定有序,累计发电5.46亿千瓦时,售热198.8万吉焦。
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华电淄博公司践行央企责任,发挥央企担当,强抓防疫生产一盘棋,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保电供暖,为点亮万家灯火、温暖群众百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华电淄博力量。
物资调配 “快”字当头
“腊月廿八,2000个口罩、20个喷壶、210瓶84消毒液已送达;正月初五,250升酒精(75%)、45只喷壶已送到职工医院;正月初八500升酒精也已到位;正月初九20只喷壶、5只喷雾器陆续送达;正月十四2000只口罩到货……”
这组数据仅是疫情防控以来物资调配情况的一部分,华电淄博公司物资部门对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做出反应,从集团的商城到日常的供应商,从打电话到现场跑市场,挨门挨户询问,采购到消毒液、酒精、温度测试仪等紧缺物资,在多个渠道“碰壁”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联系到劳保产品供应商,从他们手里获得充足的防疫物资。
为淄博市传染病医院送去防疫物资。
动作早,行动快,意味着能够为公司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截至目前,华电淄博公司已发放口罩15184只,84消毒液528瓶,次氯酸钠消毒液2000kg,防护手套900只,电子温度计10支,75%酒精156桶,喷雾器150套……
群防群治 共筑堡垒
“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危难时期,是党员就得上!没有任何理由退缩和逃避!”谈及此次疫情防控的感受,公司后勤党小组党员干部韩成这样说。从春节开始,韩成便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对社区及厂区所辖区域进行消毒防护,对社区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成为社区、厂区安全卫生防线的先锋代表之一。
2月10日下午,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为各防疫应急先锋队授旗,“厂区、社区联防消毒”活动拉开序幕。(胡伟腊 摄)
在战“疫”一线,有众多像韩成一样的先进典型,华电淄博公司成立25个党员先锋队,298名党员冲锋在前,从党员干部到团员青年、普通群众心手相连,形成了强大的防控合力。
其实,早在1月22日,华电淄博公司便紧急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首次会议,对疫情防控进行全面部署。此后,数次召开防疫工作部署会,在网站播放“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小常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倡议书”、以及“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等,将疫情的防控、宣传、引导带到每位职工身边。
对员工社区进行“地毯式”疫情排查。
春节假期后的返岗复工时期,也是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口,华电淄博公司提前做好部署,错峰上下班,错峰就餐,对进入厂区、生活区人员加强体温检测;疫情期间,公司对新进“两外”人员详细备案,隔离期满填写提交个人健康档案,签署安全告知书,方可按程序办理上岗证;安全考试方面,一律采用“问卷星”进行网上考试,三级安全培训和考试全部结束后,施工方准备好相关资料后安排一名专人办理安全上岗证,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
保障生产 “备”字托底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防得住”是打得赢的必要条件,对华电淄博来说,“防得住”即意味着“备得足”。作为热电联产企业的重要一环,保持稳定的煤炭供应,为机组持续提供优质的“粮草”尤为关键。
燃料采购人员面对疫情肆虐,每天不间断去火车站协调煤炭调送工作。燃料接卸人员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保证来煤接卸。
早在春节前,公司便预感到春节保供的重要性,春节期间各调运口人员与各物流公司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安排调运人员节前联系协调各矿点提前做好了充足的计划对接,加强了装车信息报送,密切关注在途车辆、并派专人协调铁路、山铝调车作业,山西、陕西、内蒙古各区域节日发运量稳定,每日到厂三个列。
盘煤掺配快速精准。
疫情暴发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各区域煤矿大面积停产,复产时间无法确定,煤炭市场供需两端失衡问题告急!
“我们一天需要消耗燃煤在1万吨左右,最少时公司储存的燃煤只够用两天的,当时我们真的很紧张,一旦没了煤,周边区域供电供热都要受影响。”华电淄博公司燃料分场副主任陈建军告诉记者,煤场库存急剧下降,供暖任务面临挑战,公司紧急派专人前往山西协调发运,加入到“抢煤大战”之中。
燃料接卸人员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保证来煤接卸。
“是我们的真诚和执着最终打动了矿区负责人,山西焦煤春节后发出的第一列煤炭就是发运给我们公司的。”陈建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大同轩岗煤矿也增加了向华电淄博公司的发运计划,五寨县万通实业有限公司、山西中炜物流、宁武县瑞丰煤炭运销公司等市场煤供应商也纷纷伸出“橄榄枝”。从最初对接的3万吨煤炭,到后期增至到8万吨,2月9日在途3万吨,批车装车率就达到了100%,有力的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电煤供应。
燃料管控智能化 助力企业提效能
华电淄博公司燃料采制实现无人化。
这是一个密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整齐摆放着1200个白色圆柱形样品罐。柜子外侧内嵌了一个壁挂式触摸屏,屏上摄像头自动记录取样人影像信息。工作人员在屏幕上点击日期,收到指令后,存样柜内的“智能机器人”迅速启动,在酷炫的光束照射下,沿轨道滑行至样品所在“工位”,伸出机械手抓取,通过触控屏下方的“窗口”,把煤样递给取样人。
眼前这一幕,打开了华电淄博公司燃料管理的智能视角。走进华电淄博公司的燃料区域,入厂煤采样、制样、送样、存样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煤样不落地、自动化流转、全过程无人值守等“智能化”操作成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说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的燃料智能化验收系统,让入厂煤变得“可靠”起来,那么由华电淄博公司自主开发的燃煤采购数字导航系统则让“煤从哪里来”变得科学起来。
“我们要充分发挥5G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创新作用,实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动能转换。”华电淄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在今年初职代会上针对5G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重点部署。
华电淄博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燃料智能化系统。
近年来,华电淄博公司借助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数字燃料”建设,搭建数字平台,推动企业燃料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燃料管控水平。
“这是我们耗时8个多月自主开发的燃煤采购数字导航系统。它能够整合矿点资源、价格信息、在途运输等数据,在信息采集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结果可视。”华电淄博公司燃料采购部主任王健打开系统后,全国各个省份的煤炭市场信息、矿点所在位置、煤源资料及煤炭运输铁路走向、在线调运管理等信息跃然屏上。
“无人化”操作展现着华电淄博公司燃料管理的“智能视角”。
在信息化引领的创新氛围之下,“信息化”融进了华电淄博公司发展的脉搏,本质安全型数字监控系统、数字煤场……逐渐铺开的5G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到“煤源、运力、存储”三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之中,支撑起数字电厂建设的“互联网+燃料”架构。
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员工加强设备巡检。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华电人的承诺,更是作为央企应有的担当。”华电淄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说,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电保热保稳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个正在到来的春天,华电淄博公司源源不断输出的电能、热能,正为淄博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