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展英姿不忘巾帼志
——致敬东明县人民医院的巾帼英雄们!
3月8日
妇女节
值“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的态势拓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东明县人民医院广大女性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崇高精神,以木兰般浩气凛然、坚贞不屈的顽强斗志恪守在阻击疫情一线,成为战“疫”线上的最美“逆行者”,汇聚成“东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柔身化钢骨 铁肩战“新冠”
面对疫情,她们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在家里,她们是女儿、母亲、伴侣;披上白衣,她们便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战士,她们——就是东明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人员。
“如任务所需,定使命必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她们舍身忘我、不分昼夜坚守疫情前线;抛弃舐犊之情、置刚出生的孩子于不顾;身穿铠甲,一日内滴水未进,粒米未食;纵大汗淋漓、晕倒在地,醒来后返回岗位继续工作;为方便照护患者,忍泪剪下缕缕青丝,瞬间蜕变成一名英姿勃发的“花木兰”……
护士 崔靓剪下心爱的头发
因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她们脸上压出深深印痕,双手裂开一道道血口;面对患者发脾气、闹情绪,耐心劝解、悉心安慰,让他们重新拥有对生命的希翼,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体会到“东医”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服务。
她们以平凡岗位上最执着的坚守,给予患者最大的安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把炽热的爱岗敬业之情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谱写着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天使情怀。
柔肩扛重任 巾帼“半边天”
“我是一名医生,就应该回到医生岗位上!”在隔离病房内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的感染性疾病科张玉香医生,因对酒精、消毒液高度过敏,皮肤出现红肿,且伴有痒痛、气道高反应性咳嗽、胸闷等症状,科室主任李廷顺和护士长卞景梅发现后,多次劝她要注意休息,可她却在身体稍有好转后立即返回工作岗位。
患者是她最关心的人。“张医生,我今天感觉比昨天好多了。”“很好,只要您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会慢慢康复的。”每天,她都要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检查、治疗,带去帮助和慰藉。
她是家人最思念的人。“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微信视频通话里,刚满3岁的孩子仰着小脸,带着埋怨地问她;“只要乖乖听话,妈妈就回家了。”电话这头,脱下防护服的张玉香医生,正以普通母亲的身份笑着哄孩子,眼眶里却噙满了泪水……
一个个善意的谎言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理解支持。疫情发生后,正在家轮休的她接到医院电话,二话不说立即返岗。“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你急匆匆地出发了。”张玉香的丈夫贾先生一边往她的行囊里放生活用品,一边叮嘱:“家里有我,你放心,一定照顾好自己!”。
家人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动力,她毫无怨言的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一天24小时下来,嗓子因缺水变得嘶哑,多个通宵下来,她的身体更是疲惫不堪,但是只要疫情不退,张玉香会继续奋战在“疫”线。在接下来的40多个日夜里,她和同事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挺着疲惫的身躯、戴着被雾气模糊视线的护目镜,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
2月9日,是“东医”人最值得骄傲的一天,我县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细心护理,达到出院标准,康复出院。
“既然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就要做好因各种突发情况面临长期加班熬夜、失去与家人团聚的思想准备。作为‘东医’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在面对疫情发生时,更是责无旁贷!”张玉香医生就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家国情怀、巾帼风采!
柔情担使命 “疫”线见真情
巾帼不让须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以女性特有的情怀和温度冲锋在疫情最前沿,不惧风险、甘于奉献。她——就是东明县人民医院驻刘楼镇中心卫生院“业务院长”邢艳敏,也是我院选派驻乡镇卫生院四位“业务院长”中唯一的女“战士”。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手机“钉钉”视频会议软件,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并分批次轮流进行防护服穿脱训练。在制定好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同时,她还协助院长完成医疗物资调配、环境消毒,指导预检分诊处发热病人的分诊、筛查、登记和转送工作。
业务院长 邢艳敏
疫情发生后,中心卫生院被指定为刘楼镇密切接触者医学留观区。邢艳敏主动请缨,要求常驻留观室,坚守“疫”线最前沿。进入留观室后,她和同事们每天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对湖北返乡人员及有关密切接触者进行临时医学监测。为缓解留观人员的心理压力,她和同事们还为留观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她们的耐心劝导和悉心照顾下,大家住得很“安心”,整个留观点的工作开展也很顺利。“邢院长和这里的医护人员服务很周到,有什么需求都能满足,我在这看看电视、听听健康知识,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一名主动要求被“关”起来的隔离人员说“住在这里,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朋友以及社会负责。”
听着隔离人员对她们的赞赏,邢艳敏露出了微笑。她说,“最开心的就是听他们说谢谢,不管再累再苦,心里都是暖暖的。”
邢艳敏从2月1日(正月初二)进入密切接触者医学留观区,到今天已近40天,差不多在这里待了近1000个小时。但她无怨无悔。当提起一个多月未见的孩子时,一直十分克制的她突然红了眼圈。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明白职业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这次战“疫”,有多少人和邢艳敏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她们这种把群众利益置于小家团圆之上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这场战“疫”中,邢艳敏只是“疫”线巾帼形象的一个缩影,还有千千万万个“她”坚守岗位,她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迎难而上的担当,让一朵朵最美的“女人花”在战“疫”一线盛开绽放!
柔情的天使 “倔强”的玫瑰
她性格倔强,但同事们都以她为榜样;她不负责任,但都说她工作能力超强,她——就是肾病风湿免疫科护士刘瑞喜。
疫情发生后,医院为缓解“疫”线工作压力,迅速组建了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身为护士的刘瑞喜,没和家人商量,就直接报名去了二病区。谁料在1月28日进入病区后,因连日来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她却将自己从一名照顾患者的护士累成了病人。
2月4日早上,在病房忙碌了一整夜还没休息的刘瑞喜,腰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汗水顺着额头直流。同事们急忙催促她去检查一下,她却强忍着痛坚持工作,直到中午实在撑不下去的她才在护士长的搀扶下做了核磁,查了B超,诊断为肾结石。医生建议立即进行碎石处置,但被她“毫不领情”地拒绝了。“医院正是用人之际,我不能拖后腿~”,“倔脾气”的她起身又回到了岗位继续工作……
“工作中一丝不苟,对待自己却这么不负责任。”刘瑞喜正是凭着 “轻伤不下火线” 的拼劲,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倔强”的玫瑰,这个女神节,您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