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疫情,打破了平静生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民同心共战“疫”,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冲锋向前,在各自的主战场默默奉献,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每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临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临港区大队党总支成员、综合科长卢彦萌就是这座堡垒中的“一块砖”和“领跑者”。
卢彦萌负责大队的综合业务和后勤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制定了详细的大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作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展板、挂图,在全区各个疫情防控检测执勤点、大队办公区、餐厅、宿舍区、洗手间等场所悬挂张贴展出,率先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对废弃口罩进行集中消毒处理;在“三圈一网”防疫点设置了疫情防控精准宣教区,24小时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视频。组织全体民警、辅警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自我防控知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一线全体人员必须按要求规范佩戴口罩,安排保洁人员每天对大队、餐厅、厨房定时消毒。就餐时,安排专人在餐厅门口轮流值班对前来就餐的民、辅警进行体温检测和全身消毒,在就餐时,率先实行单人、单桌、单方向就坐的就餐模式。随着疫情发展,为避免就餐时产生人员聚集,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民警辅警就餐实行了打包领餐法,要求各科室中队安排专人到餐厅领饭后在各自单位办公区就餐,就餐完毕后再由专人将剩菜剩饭剩盒统一收集处置。
“你眼睛发炎,赶紧去医院治疗”,“你得了肠胃炎,拖不得,赶紧回去打个针”,“你家老人病还没好,快回去照顾照顾吧!”每次到战“疫”一线,卢彦萌都会 “争”着上岗,好几次都争“急眼”了。
面对突来的疫情,战友们轻伤不下“疫”线,舍小家、顾大家,24小时连轴转,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卢彦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身患腰间盘突出好多年了,因为持续劳累得不到休息,病情又加重,疼痛难忍。他非但没休息,2月14至15日,连续2天1夜36小时,在一线站岗执勤,2月15日19时许,因为劳累加之腰间盘突出加重,突然晕倒,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革命风采。
临港区是临沂市的 “东大门”,卢彦萌妻子薛云是莒南县洙边镇政法委员,洙边镇是临沂市的 “南大门”,位于鲁苏边界。夫妻二人结婚10多年来聚少离多,几乎没有过一个团圆的春节,今年更是如此,他和妻子分别战斗在“疫”线,每天只能挤点时间打个电话,交流的主要还是疫情防控的好措施、好经验、好方法。妻子每天都要一线督导、检查、配送防疫物资,58个村居执勤点都留有她的“脚印,因为长期接触消杀产品,得了荨麻疹,又痒又疼,没有时间就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少接触消杀产品,可是在一线就没有办法不接触。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把自己执勤用的手套送给妻子一副,让她套在一次性手套里面以缓解皮肤疼痛瘙痒,妻子笑着说,“这是2020年最走心的情人节礼物。”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那刻,夫妻同心共战“疫”,筑牢 “东大门”“南大门”疫情防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共同的付出,共同的目标,“两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忠诚守护着一方安宁。他们有两个孩子,因整天忙于工作,不得不把教育子女和家务重担交给老人承担。
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式下,各地陆续迎来复工潮,辖区车流量明显增多,为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创造畅通、有序、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卢彦萌未雨绸缪,结合辖区交通实际,同大队班子,认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期间辖区交通流量、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和交通安全隐患风险点、交通拥堵点,开辟了“绿色通道”保障复工复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快速通行。
他跑遍辖区518国道、314省道及复工企业较集中的县乡道路,全面摸排道路通行情况,坚决确保应急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绿色通道”“零障碍”,切实解决“出不了村、进不了城”的问题,服务好“米袋子”、“菜篮子”生活物资运输,保障复工复产“全产业链”生产物资运输。对于阻塞交通违法行为,他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督促及时恢复畅通。以实际行动打通“前后一公里”,助力企业“复工率”和“满负荷率”双百。
卢彦萌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自己的真诚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疫情防控先锋的精神风貌,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记者邓梦娇 通讯员 田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