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来自武汉的“战地”日记|愿疫情过后,山河无恙

2020-03-05 16:31:02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彭亚兰(右)在病房值班。

时间: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地点: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首义院区

记录人:淄博市中心医院 彭亚兰

乘车出发去往医院,这是来到武汉以后第一次离开驻地。到达医院,下车时,我抬头看到了灯光映照下的黄鹤楼。一旁的小伙伴不由自主地背起古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儿时课本中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竟感觉有些恍惚……

刚进更衣室,“硬核山东,超强湖北,携手战疫”的标语出现在眼前,让我信心倍增。

小伙伴们两两配合,本院老师也来帮忙,大家都超认真地穿防护服。“护目镜没带好,有缝。”“帽子,帽子太高了。”大家相互检查防护装备穿戴是否合格。

待一切准备完毕,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大半。本院的老师带领我们进入病房,进病房前一直强调,第一次进病房,刚开始适应缺氧环境,有任何不舒服就要提出来。

我们接管的楼层共76名在院病人,分两个病区,大部分病人神志清醒,生活能够自理。本院老师用武汉话向患者介绍:“婆婆,爹爹,认识一下,山东医疗队的,来支援我们的。”

婆婆很热情:“山东的,新闻上说过的呀,我们都是一家人。”

巡视了一遍病房,老师和我们介绍了一遍患者的基本情况,大部分病人依从性很好,有些年纪大的特殊病人需要格外照顾一些,尤其注意心理辅导,多给予一些关爱。

我主要负责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输液治疗、留取咽拭子送检核酸检测、分发餐食、打水、协助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一圈病房转下来,明显感觉憋气,在窗口坐了会,吹了吹冷风,感觉舒服很多。许多医务人员已经在前线连续工作一个月没有休息了,要快点熟悉工作,接替他们,让战友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接下来还要继续学习一下方言,和患者拉近距离。

进病房第一天,喘憋、恶心症状比较明显,身边的战友都在安慰我,不要有心理负担,第一天都会这样。

我进行了反思,仔细盘点不适感是否与护目镜、进食时间、晕车等有关,明天要及时调整进餐时间。

要加油哟,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

回到驻地,按要求洗消结束已经凌晨2点多,简直是扑到床上。还好还好,特殊时期,能吃能睡成了我最大的优点。

晚安,明天也要继续加油!

时间: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地点: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首义院区

记录人:淄博市中心医院 彭亚兰

第二次进病房,提前调整了进餐时间,吃了半片晕吐药,选取了型号合适的防护用品。4个小时下来,没有明显的憋喘,对今天的自己超满意。

交接班的时候,我看到病人总数在减少,特别开心。希望出院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能早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路过33床的时候一个大哥叫住我:“小姑娘,你是山东的?你上面写的姓是彭吗?”

我拉了拉衣服回答道:“是的,我姓彭。”

大哥特别开心地笑道:“我们俩一样,我也姓彭,你老家哪的?我们的祖籍可能是一个地方,爷爷辈的都有族谱,我们可能是一家人。”

“对,我们是一家人。”被大哥的热情所感染,起先的腼腆一扫而光。

分餐的时候,大哥拿着手机说:“你看你看,我搜了搜,我们就是一个地方的。”

我回答道:“对,我们就是一家人。”

半天下来,我开始主动和患者交谈,跟着老师学起了武汉话,“婆婆,爹爹,有事您喊我一声,我立马过来。”

以后我可以积攒一下甜甜的小情话,说给叔叔阿姨听,让他们可以变开心一点点。

回来的路上,见到很多标语,“你加油,我加油,消灭病毒有盼头”……看到这些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你好,明天。愿疫情过后,山河无恙,万物皆安。

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常祥 整理

郝玲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郝玲_zibo007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