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
3月5日一早,张汉修早早来到自己的富硒软籽石榴生态园,先指挥挖掘机整理土地,转头又到育苗田里忙活起来。“虽然疫情还没结束,可农时不等人。这些土地整理好后,还要赶在植树节前种上软籽石榴。”张汉修说,过几天就到植树节,前来购买树苗的客户很多,他要和民工一起把去年冬天埋起来的树苗挖出来,经过修剪后提供给客户。
张汉修正在修剪石榴树苗
这里是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的黛青山。2013年7月,张汉修把这片布满矿坑的荒山承包下来,填坑造地,建起了江北规模大、品种全的富硒软籽石榴基地。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正值果树春剪时节,张汉修抢抓农时,及时对石榴树进行追肥、修剪等管护工作,为今年增收打下新希望。
富硒软籽石榴基地只是淄川区富硒产业繁忙春耕景象的一角。在淄川区寨里镇莪庄村欣泽顺富硒产业园的大棚内,几名农村大嫂戴着口罩,有的在清除枯萎的西红柿秧,有的在用旋耕机耕地。产业园总经理王传义则在大棚内用小型挖掘机挖树穴,准备种植富硒木瓜。
早在2009年,莪庄村欣泽顺富硒产业园就建起了6个大棚,10年来园区不断扩展壮大,至今大棚已有38个。这里不仅种植传统的黄瓜、茄子、菜椒等蔬菜,还成功引种了木瓜、香蕉等,实现了南果北移。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王传义坚持守在园区,管理着棚内的蔬菜、草莓等,为市民提供新鲜的菜果。“这不,整理出来的3个大棚,还是要种植木瓜、黄瓜、甘蓝。”王传义说。
王传义正在用小型挖掘机挖树穴
淄川区是山东省目前发现的唯一天然富硒地区,共有18.6万亩的天然富硒优质土壤,是全国第二个获得“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区”荣誉称号的区县。淄川规划建设的富硒产业园区横跨罗村、寨里、洪山、龙泉、昆仑等五个镇,园内有农业人口17.6万。
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疫情还未结束,却阻不断春耕的脚步,广大农民正在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忙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