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为两箱方便面受处分,到底值不值?

2020-03-04 08:15:05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首席评论员   高金国
“太不值了!不就两箱方便面嘛,居然因此受了处分!”您瞧这事儿闹的——
2月5日,河南省鄢陵县陶城镇后路村村委副主任刘连春、村支部委员刘水营、村监委会主任刘尧,将群众捐赠的19箱方便面中的6箱,各取2箱带回自己家中(被发现后退回)。25日,鄢陵县纪委给予刘连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刘水营党内警告处分。陶城镇政府责令刘尧辞去后路村村监委会主任职务。
因为几箱方便面,受处分甚至“丢官”不说,关键太“丢人”了。
6箱方便面虽然不值几个钱,却没人替他们喊冤,网友甚至大呼痛快。原因在哪里?很简单,这是群众捐赠的战“疫”物资啊!这种物资你也敢动,就算一分一毫,也是对爱心的亵渎!
私分捐赠物资,其行为和侵占救灾物资、扶贫款项,性质相同。这些物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关键时刻的几箱方便面,可能就会救人于水火,甚至救人一命;这种条件下的侵吞,和谋财害命何异?
从这个角度而言,此事的严重性,在于“性质”,而非“价值”。将眼光盯在“价值”上,甚至讨论“值不值”的问题,就“跑偏”了!
按照这种逻辑进行下去,会得出这样的错误结论:侵吞方便面受处分,太不值,还不如那些贪污几百万、上亿的。
贪污几百万甚至上亿的,就“值”吗?大错特错。如果真的“值”,他们何必痛哭流涕、一夜白头?
事实上,即便再多的钱、再多的享受,一旦东窗事发,也没人觉得值,只会懊悔。有的人,甚至没有事发,就开始后悔:整天东躲西藏、提心吊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对此没有深刻认识的同学,可以复习一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副市长、贪官丁义珍逃跑后的情节。
用“值不值”来衡量侵吞侵占,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真正该衡量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思想。你的内心,有没有“公私分明”这根红线?法律的界限、纪律的底线,有没有落地生根?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我们思考什么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我们是什么决定我们做什么事。”思考的是私利,就会成为自私的人;成为自私的人,就会做自利的事。
思想上的问题,必须防微杜渐、坚守底线。越界一步,就会步步越界,小“侵”变大“吞”,“偶尔伸手”终变大贪官。
70多年前,人民军队就提出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有人疑惑:一针一线?这也太谨小慎微、小题大做了吧?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恰恰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的最佳手段。河南这几个村官,不必觉得冤。贪污1元和贪污1万,只有程度之别,并无性质之分。
再说,哪一个大贪污犯,不是从最初“小偷小摸”发展起来的呢?

郝玲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郝玲_zibo007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