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亚军 王甜
通讯员 位少青 报道
晨报讯 测量体温,车辆消毒,信息登记……2月27日上午10点,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后,记者终于进入到山能淄矿东华水泥公司(以下简称东华水泥),进厂的一项项防疫步骤和措施严格而规范。今年春节疫情期间,因承担着附近部分村庄居民的用暖,东华水泥没有全部停工,保留了一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此时,该公司的水泥“工业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该公司熟料生产线中央控制室,记者看到几名操作员正通过中控大屏仔细观察着熟料生产线的各项运行数据。水泥“工业大脑”项目为东华水泥与阿里云公司合作研发的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通过建立八层神经网络控制熟料生产线自动运行在最佳状态,这也是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项目,于2019年9月份正式投用。
“生产线是基于大数据指挥下进行运转,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品强度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大幅降低用工人数。”东华水泥副总经理徐路说,原先一条生产线需要7个工人,使用“工业大脑”大数据操控后,现在一条生产线只需要2个工人。即便企业现在复工率只有66%,也没有影响生产,实现了防疫生产两不误。
虽然生产线还未全部运转,但是需要对部分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徐路说,原本设备检修需要请外来人员进厂检修,因为疫情,他们只能先自己暂时组织员工小范围检修。 “现在,该检修的设备都要抓紧检修了,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大部分设备的检修我们搞不定,仍然需要聘请外来人员检修。现在,龙泉镇政府正帮我们协调安排外来人员入厂。”徐路说。
“除此之外,企业如何消毒、处理垃圾等这些严格的防疫规范,龙泉镇政府也来给我们做防疫指导,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副总经理徐路坦言,当前防疫是大事,只有严格执行防疫工作,才能保证员工健康安全,企业正常运转。
目前东华水泥只有部分员工上班,但企业针对所有员工制定了疫情防控措施,每日详细掌握所有员工的健康状况,根据需要随时复工。“职工不仅每天两次上报自己的体温、是否咳嗽等身体状况,家人的情况也要一同上报,每天统计汇总职工及家人约2400余人的健康状况。这项工作既重要又细致,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火种的作用,人人挂靠包保。”东华水泥党群工作部部长位少青说。
采访期间,记者偶然在熟料事业部中控楼发现了一间“理发室”。原来,由于疫情期间理发不便,东华水泥特意聘请了一名理发师上门服务。“现在外面理发店不营业,为方便职工,也为了让大家有个好的精气神,我们聘请了理发师为职工免费理发。我们把党员活动室当做临时‘理发室’,职工要提前预约,挨个来理发。”徐路笑着说。
除了理发,东华水泥还免费为在岗职工供应午餐和晚餐,为了减少接触和避免聚集用餐,每天派人将工作餐直接分发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