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记者 马景阳 赵博文 报道
日期:2月28日 天气:晴 地点:淄博市高青县徐耿村
昨天,花沟镇党委、政府主管的自媒体“太公福地幸福花沟”微信公众号刊载了一篇《徐耿村的“最美名片”》,提到了志愿者的爱心像一簇簇火焰,释放着温暖的光芒,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这两天,李刚开始挤时间整理全村170多位志愿者的身份信息,准备提交高青县志愿者协会,注册为在册志愿者,同时将“最美逆行嫂子”女志愿服务群体的事迹,在相关媒体予以推送。
志愿者成为徐耿村的“最美名片”是偶然也是必然。
28日中午,与村图书管理员耿在峰一起整理图书、改造村图书阅览室的几位村“两委”委员,还没来得及吃完泡面,老党员耿曰华就来到村委,要求捐款500元。村委委员耿庆汉负责用一个纸箱、大红纸改造捐款箱,最后村党支部书记李刚用毛笔郑重写下了“徐耿村、捐款箱”字样,一场党员、群众为共同抗击疫情捐款的暖流开始在徐耿村涌动。
虽然是镇上的统一安排,但在徐耿村这项行动已经化为对疫区、对村两委、对志愿者们的一次发自心底的支持、赞赏与感恩!李刚率先拿出了2000元捐款,一半捐给管区,另一半分送给两村每村500元。
北耿自然村前期已经为村及志愿者们捐赠1000元现金的耿艳美,这次在村民微信群接龙捐款单中又一次填上了600元,五保户耿在信紧踩着耿曰华的脚后跟来村委捐上了50元,常年患哮喘的耿宝兴也捐出50元,独臂五保户耿立武被村干部劝说阻拦,但他依然坚持,“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不管咋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村上一定要收下!”这次,仅五保户就有5人前来捐款。耿曰彬大爷现年82岁,是这次参与捐款群众中年龄最大的,耿浩瀚今年5岁,是这次捐款中年龄最小的。
徐家自然村,由支部委员徐保东具体负责,他一方面安排志愿者在村头接收党员和群众捐款,另一方面,还要在村民微信群对捐赠人及款项逐一进行在线公示。党员徐丙清今年69岁了,妻子常年有病,老父亲年过90,平日靠烧柴煮饭,电都不舍得用,这次他还是坚持坚持要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他说,“和妻子经常出入卡口看病,我们村的志愿者太不容易、太让人感动了……”。村里的“逆行明星”徐保生与妻子第一个抢到了“夫妻捐”,徐金华、李彩霞、徐英杰拿下了“全家捐”,累计捐款2200元……小男孩李金城拿着村上开出的收据欣喜不已,“这是我爸爸的!我长大了也要给村里做贡献!”这个自然村申报小麦直补有有84户,参与这次捐款的净占到82户。
一个个名字盖起了“爱心高楼”,晚上11点,刚刚下班到家的徐耿村原支部书记耿加水,又在捐款接龙名单里加上了自己的名字!截止日记最后收笔,徐耿村党员群众累计捐款达到23000余元。
“深夜上接龙,爱心献不停,民安你我保,抗疫必得胜!加油徐耿!”28日晚11点,徐耿村村民微信群里踊跃捐款的消息依然不断,李刚看到后深受感动,在微信群中用这首小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么长时间来,村‘两委’一班人与党员、志愿者们共同作战,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也迸发出了相当的凝聚力,这将是徐耿村持续前行的力量!”
村民来到村委办公室踊跃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