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凌晨1点,临沂突然下起了雨,不一会的功夫飘起了鹅毛大雪。雨雪之中,临沂市兰山区临沂收费站(G2京沪高速出口),身穿绿色防护服的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护师孙溶徽和战友们冒着雨雪,依然坚守在抗“疫”岗位上,对过往车辆逐一严格排查。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速路口无疑是一道重要的防线。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新年伊始,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就来到G2京沪高速出口临沂收费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们顶着寒风玉露,24小时不间断坚守在防控一线,做到逢车必查、逢车必问,确保不漏检一辆车、一个人。
测量体温,登记车牌与身份信息,车内人员信息登记,询问出发地、途径地、目的地等信息,是这些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逐一对过境车辆进行仔细排查,工作量非常。高速口没有遮蔽物,尤其遇到恶劣天气,处在风口位置,被风雪拍打的感觉让人浑身瑟瑟发抖。2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让人猝不及防。而正在执勤的医护人员穿着隔离服依然站立在雨雪中,坚守工作岗位。
“我们单位有两个同事到湖北一线去了,看到他们发过来的工作环境,就感到非常心疼他们。”孙溶徽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相比在湖北的同事工作强度,他们这点困难不算什么,都能克服。
“您好,请您佩戴好口罩。”在G2京沪高速出口临沂收费站检疫卡点,身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手持体温测量设备的孙溶徽对过来车辆人员礼貌地说。工作期间,她们对司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请您佩戴好口罩”,因为有些司机在驾驶室不戴口罩,开窗测体温时就很危险。孙溶徽认为,对于过往车辆以及人员测体温,一点都不能马虎,对于车内开空调的乘客,体温稍稍偏高,她会让对方开窗通风,稍等片刻再测量一遍。
对于省内其他城市车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联系方式,孙溶徽她们都要清楚记录在预检分诊登记本上。G2京沪高速出口临沂收费站,一个班次4个人,两个人一组,一人负责驾驶人员排查,一个人负责副驾驶人员排查,24小时在岗。
“我上一个班,车流量比较大,测量体温数1700余人次。”孙溶徽说,今天这个班,车流量和人次都做了记录,检查车辆418车次,测量体温数886人次,无体温异常人员。(见习记者冯善鹏 通讯员程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