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是东城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
今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的一家三口“妻离子散”,各奔东西,下了“三线”。
陈华大年初一报道,就被分配到代庙村战“疫”,发动宣传、巡查、值守、劝阻、处理疫情任务。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她说:“反正每天就这样活,疫情当前,命比天大,千万不能出半点差错........”冲到了基层一线。
丈夫刘行允是村里的能人,在县城里有自己的一座小厂子,因疫情闹腾的也无法开工,在家猫着,心里急啊。本是个热情善良男儿,在国难当头、沧海横流时应显英雄本色。去武汉支援“前线”不成,在家后方应该献出满腔热血,在爱妻陈华的指点下,当起了战“疫”保障的后勤官。每天在村卡口上均有他的身影,这不又拉起了自己的堂兄弟刘行良在2月28日买了茶杯、方便面等送到卡口值守处。他说:“一点心意表达不了俺的心情,疫情不结束,我就跟着干。”他被称为流动的后勤保障线。
儿子今年刚16岁,是大一学生,在校还入了党,也是家里最宝贝的独生子。别看他年龄小,却让年龄大的人竖起拇指。他每天除了在家完成视频授课外,看到自己的妈妈工作非常劳累,爸爸为防疫穿行奔波,懂事的他便提出到村北的卡口值班,与爸妈一起“参战”,自愿接受疫情的锻炼和洗礼。当父母的对宝贝儿子的这一举动大为震惊,“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们都支持,在风雨中愿你锻炼成钢”。于是,儿子到又到了村北口的卡口一线。
一家三口疫情面前下“三线”,故事不多,宛如平凡一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