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8日讯 今天凌晨,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利用专利器具,第一次成功实施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据了解,患者范先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十分严重,伴有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今天凌晨2点30分,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呼吸机辅助通气下氧饱和85%,呼吸动度差,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山东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重症四组组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师郝学喜主任立即决定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
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改变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增加功能残气量,同时减少对肺的压迫,改善肺的通气和血流灌注,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但治疗方法难度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配合和相关人员的辅助,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气溶胶喷溅,风险极大。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赶赴湖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携带了许多专业的医疗机械和器具。其中,就有俯卧位通气治疗使用的体位辅助器具——俯卧位体位管理垫。此垫,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多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此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宋淳刚好也在本批医疗队的重症四组。
不同于以往用枕头,俯卧位体位管理垫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体位支撑,并保护呼吸机管路和人工气道。不仅能为患者带来最大安全保障,也能够帮助厚重防护服下的医护人员降低大量的工作量、提高安全性。不过可惜的是,此项专利目前还并没有与合适的器械生产厂家合作,所有产品均为自制,所以数量有限,无法为大批量患者应用。
在重症四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卧位通气治疗得以顺利实施,患者在治疗1小时后,病情开始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