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啃骨抓源头 紧抓落实谋长效
记者 蒲忠宁 通讯员 李璞璞
随着“防疫情、保健康”环境卫生大扫除专项行动的不断推进,文昌湖区萌水镇的环境卫生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2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萌水镇实地探访。
人人都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车库储藏室门前原来的柴垛子都被清除干净,连乱搭乱建的小棚子也都拆掉了,整个楼前面敞亮多啦。每天打扫一下,门前干净清爽了,自己看着也舒服。”上午10:30,文昌湖区萌水镇官三村村民袁素琴一边清扫树叶一边对记者说。
环境卫生大扫除后的萌水镇官三村,2月27日摄
行走在官三村,可以看到这里的街巷都非常整洁,远处不时有人清扫自家门前卫生。家家户户将自己门前屋后打扫干净,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萌水镇副镇长张千路介绍,为做好“优环境、防疫情、保健康”工作,彻底扭转农村“脏乱差”的旧貌,保障群众健康,萌水镇政府在落实推进原有“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群众,创新工作模式,研究制定“六级挂包责任制”。将全镇36个行政村划分为五个片区,由党政成员和副科级干部任片长、副片长,每个村由镇政府中层以上机关干部担任包村干部,对村内环境大扫除工作整体负责;包片、包村干部又在自己的责任片、村第一时间召开现场会议,统筹村两委成员在村内实行卫生区划分责任制,村两委挂包党员与村民代表,村民代表与党员再挂包具体到户到人。在“片长”带领下,所有包村干部深入一线责任区,不但要现场提出问题,更要参与解决问题,做到以身作则、现场管理、责任到户。
萌水镇副镇长张千路(右一)检查环境卫生大扫除工作,2月22日摄
张千路说,结合当前的气候特点和疫情形势,萌水镇还集中力量紧抓治理扬尘、农村“三大堆”、乱搭乱建三个难题。将村内乱堆乱放彻底肃清,将裸露土地用防尘网覆盖,计划气候合适时实施绿化种植,同时把村内乱搭乱建清理拆除,有效保障村民安全和道路畅通。
包村包成“办公室”有成效更要有长效
萌水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副主任刘浩然是一名包村干部。在他具体负责的萌四村记者看到,村内环境卫生大扫除已经有了显著效果,新楼区内遗留的危房危墙已经拆除,平交路口硬化正在有序推进。
刘浩然说:“镇政府为这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定了严格的书面实施方案,不但明确了要干什么、怎么干,更具体提出了验收标准。拿平交道路硬化来说,部分工作在当前气候环境和疫情形势下无法立即完成,但是我们已经做好了测量和设计,待气候合适,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施工。”为了让环境卫生大扫除保质保量完成,包村干部每天都要到自己的责任村区去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责任村已经成为了每个包村干部的“第二办公室”。
萌水镇镇长王卫(右三)指导环境卫生大扫除工作,2月15日摄
因为疫情原因,萌水镇还创新检查结果上报举措,大胆实施“村民自治”。由村民将自己的环境扫除成果拍照,通过微信报村两委干部,再由村两委干部现场检查拍照报包村干部,以此类推,通过层层检查、层层上报的办法,有效利用网络沟通, 减少见面,降低了密集接触的风险。既保障了防疫工作和环境卫生大扫除两手抓,也同时保障了环境卫生大扫除“不放水、不掺假”。
张千路说,责任不是空话,落到实处才有意义;工作不是演戏,冲到一线方显担当。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积极努力,萌水镇要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为环境卫生大扫除交出一份满分答卷。蚂蚁啃骨、源头治理,紧抓落实、放眼长效,条条举措为当地居民的幸福健康凝聚信心,为城乡面貌由量变到质变积蓄力量。
萌水镇环境卫生大扫除相关文件。2月27日摄
工作人员开挖掘机清理村内道路积土,2月27日摄
挖掘机清理村内危房废墟,2月27日摄
村民新修整好的新墙,2月27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