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滋润着即将复苏的土地,文登区西洋参小镇示范区随着春光明媚了起来。2月22日早上不到8点,威海市康鹏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飞就戴好口罩,匆匆赶到地里侍弄起西洋参。
“春天的雨水、气候决定着参苗出芽率,得好好守着,可不能因为疫情耽误。”说着,李鹏飞弓腰捻起一把土,念叨着:“水分饱满,墒情不错,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刚开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天天泡在田里,忙得直不起腰来。农时不等人,3月份正是搭参棚的关键时期,过几天土地晾干,就得动工。“一亩地大约需要竹竿40根、木头杆10根、再来上40斤左右的12号钢丝……”拿着一个厚厚的旧笔记本,李鹏飞蹲在田边计算着搭棚需要的材料。 平整土地、拉行打窝、收拾准备搭棚的材料……大家戴着口罩、手套,在地块上不停地忙碌,一道道繁琐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两年西洋参行情走高,李鹏飞又新流转了65亩参地。参田里,沉睡的参苗被暖洋洋的天气唤醒,这是他甜蜜的负担。“种西洋参就像照顾小孩,遮阴、防寒、抗旱排涝,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李鹏飞琢磨着,过两天得多招些人手了,“防疫不误农时,再加上天公作美,我们得再加把劲搞生产,保障今年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为咱样板片区的发展再添把火。” 一头是忙碌着育苗耕种,另一头是争分夺秒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西洋参小镇示范区跳出“农”字抓农业,不仅在一产上全力“拓荒”,更是着力培育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加快打造西洋参百亿产业。 在威登西洋参项目建设工地,挖掘机轰鸣,运输卡车穿行,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砌筑围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有序“抢”工期,防疫工作时刻不松懈,施工区域实施封闭管理,厚厚的防护措施捂不住大家充沛的劲头,开工不到一周就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了回来。“项目主要从事西洋参中药饮片的生产,建设国内最先进的西洋参烘干工艺车间,这将进一步提升西洋参精深加工水平,帮助文登西洋参在全国迅速打开市场。”项目负责人鞠程刚介绍说。 光项目建设就让鞠程刚忙得团团转,同时他还得及时回复客户咨询信息。“文登西洋参的品质在全球来看是数一数二的,还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加持,客户的兴趣很高。我们先供应投资方,等疫情过后就着手对外销售。” 不仅是威登西洋参项目有序施工,片区内汉广中药材饮片加工及中医养生酒店项目、齐国参业项目、西洋参研究院等4个产业项目也正稳步推进,建成后产业链条将进一步拓展、延伸。西洋参小镇示范区建设正紧扣时间和任务节点向前推进。“我们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将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加强‘双招双引’,确保达到‘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样板’的目标。”西洋参小镇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